前两章的观点总结与摘抄:
第一章整个世界是块大荧幕
一、新媒体影像成功的秘诀:
(1)新世纪人们的分享方式,转发视频链接。
“在观影选择极易被好友推荐所左右的时代,这种交流媒介是至关重要的,人们通常不会采取口头赞美的形式,而是直接转发。这就是我们在新世纪分享的方式。”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传播学教授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曾与萨姆·福特(Sam Ford)和约书亚·格林(Joshua Green)合著了《延展性媒体:在网络文化中创造意义与价值》(SpreadableMedia:Creating Meaning and Value in a Networked Culture)一书。詹金斯认为,转发视频链接的行为既为视频产品创造了内在的附加值,也同时创造了一个迷你社区。”
(2)情节至上,节奏快,能吸引人的眼球。
从旧式文学(人们熟知的故事情节)中汲取营养,之后再利用新的视觉科技进行创新。
观看门槛低,内容容易理解,作为观众,你完全不必是知识分子或具备很高文化素养的人。
二、新媒体影像的崛起是一场革命:
动态影像的地位正在日渐上升,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通关密码:动态影像超越了语言、文化和国界。(动态影像不仅指一系列变换的画面在我们头脑中产生的印象,也指由此呈现的内在情感。)
“然而,这并非印刷文字的死亡通知书。文字永远不会“消亡”,我们用于传播、记录想法的句段也不会消亡,这种表达方式永远都有存在的意义。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我选择用文字写作,你选择通过文字接收信息。此外,影像素养与文字素养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永远相织相交。
视觉表达作为传播真相的一种方式,正在势不可当地崛起,因此读者和观众需要具有新的辨别力:他们要结合怀疑精神和敏锐的判断力,来评估以影像为媒介所展现的观点价值,而不再是评估口头论点的价值。这是一种新型的视觉素养。”(视觉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三、图像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
图像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
(1) 写作最终要回归于听觉,而非视觉。文本的构成要素赋予了口语符号以新的意义。
“3万年前,人类就学会了利用一系列动物式的“咕噜”声和哀鸣声来传递感受和想法,随着人类思想越来越复杂,这些声音也随之变得更复杂。最后,人类原始部落赋予某些哀鸣声以特定的意义,便于群体成员间进行交流。这些声音作为象征和用以区分人类对某些事情的经验的符号,以便在未来可以再次利用这些声音来传递信息。当这些思想最终通过雕刻符号的形式表达出来后,首先形成了字母,然后是与字母相似的文字,进而完全打破并远离了这些符号源起的动物式“咕噜”声。”
(2)影像
“影像具有完全不同的起源,也可作为另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它们更加原始,也经历了更少的过滤,所以我们与这些信息能够建立起更多情感上的联系。听写主要是脑力练习,视觉更多涉及人类本能。裸露的图片会带我们回到人类记忆的原始森林中。”
第二章什么是新时代的素养
一、视觉素养概念的重新塑造:
“视觉素养”即人们理解在电影、摄影和电视中看到的事物的技能,与阅读书面文字的技能同等重要。
“迪贝斯说,具备视觉素养能让观众“解读在特定环境中看到的天然的或人为的行为、物品和符号”。
人类学家埃德蒙·卡特(Edmund Carter)说:“新型大众传媒,比如电影、广播、电视都是一种新的语言,人类尚未得知它们的语法。每种媒介都以不同的方式编码现实,每种媒介都隐藏着其独特的哲学意味。
电子影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且会继续发展下去,所有人不只需要成为消费者,还要成为制作者。仅仅聆听故事并做出判断不再足够,如果想要建设文明社会,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视觉媒介已经成熟,不再只能用来娱乐。它还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不容我们小觑。
在麦克卢汉的时代,只有十分有才华的人和十分幸运的人才能做到这点,因为在创作者和市场之间树立着巨大的商业壁垒(以出版社、电影工作室、杂志编辑和电视台为代表),创作的障碍源于缺乏价格低廉的工具。然而,这些壁垒正在迅速坍塌。媒介体验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视频很快就会成为全球性的语言,其诱惑力将会逐渐显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但这在道德上并没有好坏之分,它既可以为好事服务,也可以助纣为虐,同时也可能介于两者之间。
我们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如何在思想上抵抗这种革命,而是在周全地深思熟虑后,应该如何以最大的能量和智慧对其采取行动,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
二、素养的三重含义:
“素养”最早源于18世纪的“literatus”一词,其字面含义为“识字的人”,但时至今日,这一词语不再仅指能够拼读字、词的能力了。
(1)在今天,我认为这一词语的含义是“熟练度”,或者更广泛地来讲,“素养”是指理解、表述或清楚表达事物的能力。素养的范围已不仅局限于阅读和写作,也表示人们对词汇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能力、推断深层含义的能力以及表达更加复杂思想的能力。现在,“素养”一词也表示人们理解并熟练掌握某些重要领域知识的能力,而这些领域对人类的全球化发展至关重要。这一词语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可以涵盖“环境素养”“金融素养”等更多层面。
(2)但提到交流时,其狭义的定义是有所帮助的。“素养”就是在当前语境下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能力,包括某一社会条件下表达的共通模式。素养与语言息息相关。换而言之,具备素养就是熟悉某一时代背景下人们自我表达的通用语言和规范。
随着我们不断在语言中增添新的词汇,语言也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甚至连语法规范也会随时间而改变。语言是物质生产和流通等其他力量作用下的结果,其沟通的形式和媒介也在不断变化。想要理解语言和素养的进化,最好的方式并非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情感的视角出发。
(3)真正的素养通常是双向的交换,即我们不仅要消费,也要生产;我们不仅阅读,还要写作。接收信息的能力通常是构成素养的首要部分,这对大众来说必不可少,然后才是表达信息的能力,因为我们总会试图满足自己想要沟通的欲望。沟通的根源是建立亲密关系。
三、从口头到影像语言:
传播形式的发展进步源自于人类交流想法、故事的需要。
“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存在,总是寻找着新的方式为他人讲述故事或传递信息,因此出现一些与此相关的重大技术进步也不足为奇了。我们不断追寻彼此可以理解的纯粹交流方式,由此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绘画、文字、印刷、照相、电视、半导体、卫星等的出现都源于人类天生对沟通的渴望:我们想接触外界,与他人分享和连接。”
“随着影像的发明,它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也是人与未来交流的方式,它能够唤醒过去、传递信息,比语言更好。”他指着赫尔佐格手中的摄像机,总结道:“这一发明和我们今天世界中的摄像机是相同的。”科技在不断进化,但人类交流故事的欲望是永远不变的核心。”
四、人类书写的历史就是一部权力斗争史:
(1)字母书写文本建立起了逻辑关系和理性的抽象的认知。这是男性价值观的体现,使得男性地位上升。
“在1998年,心脏外科医生伦纳德·什拉因(Leonard Shlain)出版了著作《字母与女神》(The Alphabet versus the Goddess),他提出了系统性的理论解释人类理解图像的方法。单纯的图像所产生的视觉感官体验主要由人类的右脑处理,右脑支配着哺育和关怀他人等行为,这也是女性价值观的体现。字母文本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失去了关联,在字里行间建立了相互的逻辑联系,以更好地呼应人类意识中数学、理性甚至民族性的一面,而这正是男性价值观的体现。”
“什拉因认为,随着书面文本的进化,人性中的父权和武力倾向也逐渐显现,结果女性地位丧失,人们对符号崇拜的整体感受也逐渐消亡,因此“字母”和“女神”的二元对立决定了他所写著作的书名。“任何形式的书写都极大地改变了使用者的认知,”他写道,“在以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文化中,这种改变表明,潜意识里右脑代表的女性价值观的地位正在下降……学习字母以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远离了代表自然图像(image)的偶像崇拜和动物图腾崇拜,开始崇拜抽象的宇宙法则(logos)。”
(2)书面文本的传播形式使得文化知识能够迅速传播,威胁着封建教会和奴隶主阶层对普通民众的压迫统治。
“古登堡印刷术不仅为整个世界带来了可以大规模传播信息的媒介,也对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经,“咕噜”声和嚎叫声被塑造成了大众能够理解的标准声音,而印刷时代的到来弱化了以口语为中心的沟通方式的地位。”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就是学会了写作的奴隶之一,他后来将自己的故事记录在了《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生平自述》(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Frederick Douglass)中。在关键的童年时期,他的新主人休·奥尔德(Hugh Auld)的妻子曾教给他基本的读写技能。道格拉斯写道:就在我进步的这一时间点上,奥尔德先生发现了正在进行的一切,他立刻禁止奥尔德夫人继续教我,告诉她许多事情,其中包括教授奴隶书写是违法的,也是危险的……“现在,”他说,“如果你教他阅读,那么就留不下他了。他就永远都不适合当奴隶了。”这些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激起了我心中沉睡已久的情感,也催生出了我的一些新想法。这是全新而独特的启示,它解释了一些阴暗、神秘的事情,而年轻的一代一直在与这些事情做斗争,但挣扎毫无用处。现在,我已经认识到,当时最让我感到迷惑的难题——智慧,也是白人奴役黑人的工具。这是巨大的成就,我十分珍视这一发现。从那一刻起,我找到了一条可使奴隶通往自由的道路。”
在奴隶制社会,素养与接触教育、信息和权利相关。奴隶主了解这一点,直至今日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素养是打开充分参与社会事务大门的钥匙,随着我们交流的文本不断进化,我们对新式沟通方式的空间需求也在不断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