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觉得林黛玉整天哭哭啼啼,生性多疑,处处小心,为人非常不好相处,那你是没有读懂林黛玉!
其实寄人篱下,难免得多注意许多事情,不像在自己家里自在,何况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其实如果林黛玉的父母还在,那她应该也不会如此小心翼翼,从一这段林黛玉的心理活动就可以看出,在林家她本来是可以做一个惬意的大小姐,可惜造物弄人!
林黛玉看到薛宝钗的哥哥,从她的家乡带来的礼物,便想到:“父母若在,南边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不少下人服饰,诸事可以任意,言语亦可不避。香车画舫,红杏青帘,惟我独尊。今日寄人篱下,纵有许多照应,自己无处不要留心。不知前生作了什么罪孽,今生这样孤凄。真是李后主说的'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矣!”
林黛玉虽不喜热闹,但她也绝不是那性僻孤傲之人,从她教香菱写诗就可以看出来。
香菱只是一个被薛蟠买来收在房中的人,是薛宝钗家里的人,宝钗写诗又好,本来应该宝钗教她。可香菱正满心满意只想作诗,薛宝钗不但不愿意教她,还笑香菱是诗呆子。
宝钗因笑道:“我实在聒噪的受不得了。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
别人都不愿教香菱写诗,林黛玉倒是尽心教她,可见她不是那清高之人,只是不愿作那费舌讨巧的俗人,如遇趣味相投者,也是不会有所隐藏的!
黛玉道:“作诗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是趣意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对于诗的格局,林黛玉建议香菱道:“不可学浅尽的诗,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你可以先读《王摩诘全集》,把他的五言律读100首,细心揣摩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再把李青连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林黛玉作诗确实很好,很有才情,曹雪芹把最好的诗词都留给了林黛玉,每次诗社起社作诗,都是林黛玉的诗写得最好。
我们来看看几首的诗:
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这一次是由史湘云作东,起的一回社,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不限韵,拟出十二首题目,分别为:
《菊梦》、《菊影》、《问菊》、《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簪菊》、《残菊》
林黛玉一人就作了三首,可见才情之高。
还有林黛玉的葬花吟,也算是绝唱: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儿开时令人爱慕,到谢的时候便增了许多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所以她住的地方,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为什么有青苔?说明去她那里的人很少,连刘姥姥进大观园,走去潇湘馆的小路上都不小心摔倒了。
这么一个不喜欢热闹,不轻易无人深交的人,却很耐心的教香菱写诗,说明林黛玉不是生性凉薄,而是不喜欢与那些多嘴好事,阿谀奉承的小人相交,碰到同样爱好写诗读诗的人,她也是很愿意倾心相告的!
这就是“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交淡如水”吧,林黛玉不是不愿意与人交往,只是未遇知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