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工程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5.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5.1.1现场施工环境条件 检查
施工前应逐项检查现场临时施工用电、用水是否到位,现场临时施工道路是否畅通,场地临时排水系统是否完善,施工单位生产、生活临时设施是否完备。主要检查方法是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安排以及现场的实际解决情况。此项检查将为工程质量提供条件和环境的保证。
5.1.2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
审查施工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劳动力工种、数量是否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劳动力计划的要求进场,。主要方法是督促施工单位提交有关的单位资质、有关的管理人员、操作工人的资质以及上岗证等资料并审查。此项检查将为工程质量提供人员上的保证。
5.1.3技术条件检查
检查施工图纸设计是否达到施工深度,图纸是否经过交底和会审。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满足指导施工的要求并经监理单位和业主审核同意实施。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向作业班组进行了详细的书面质量技术交底。主要方法是组织设计图纸交底和会审,督促施工单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质量技术交底资料并审查。
5.1.4 机械设备条件检查
检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计划的机械设备是否按型号、数量进场,进场机械设备性能是否完好并满足施工要求。主要方法是对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机械设备一览表和实际进场的机械设备型号数量检查。
5.1.5 工程材料准备检查
检查工程所需原材料是否按材料计划要求的进场时间检查,已经进场的原材料是否出厂合格证明资料和材质报告、是否按规定送检、送检结果是否合格并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主要方法是对进场材料的进行外观检查、审查准用证、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等证明资料,同时旁站监督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送检,对送检结果进行跟踪检查。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使用。
5.1.6 开工条件检查
业主的有关工程报建手续是否完备,有无工程开工许可证。有无委托工程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基坑支护工程有无通过验收并同意使用,施工场地是否经过移交,现场有无作业面,能否满足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等。主要方法是督促业主提供工程报建的有关资料和现场条件检查,并向业主提交开工条件准备情况检查报告。
5.1.7 工程定位放线检查
检查施工现场坐标控制点、水准控制点是否经过移交,控制点的数量和精度能否满足定位放线精度要求。主要方法是检查场地移交记录或亲自组织有关单位办理场地移交,并督促施工单位对原来的轴线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核、检查复核结果。复查施工单位的定位放线结果是否正确。
5.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5.2.1施工工艺流程:
5.3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 浇筑后的桩顶标高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以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 浇筑后的养护及现场的成品保护措施一定要跟上。成桩后养护期间,不要在附近进行冲击、振动和行走重型的机械。
✧ 锚杆施工完毕后,应按锚杆总数的1%进行抗拔力检验。检验时张拉荷载需加至1.2倍的设计荷载值。
六、监理方法及措施
6.1监理方法
6.2.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2.1 保证项目
保 证 项 目
质 量 标 准
检 验 方 法
原材料(钢筋、水泥)
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观测检查和检查材料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成 孔 深 度
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按实际情况,应大于设计深度1.5米以上)
现场检测和检查施工记录
浇筑后的杆顶标高及浮 浆 处 理
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观察和尺量检查
6.2.2 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锚杆钢筋
主筋间距
±10
尺量检查
箍筋间距
±20
长 度
±100
锚杆垂直度
3%
吊线和尺量
锚杆位置偏移
50
尺量检查
注:按锚杆数抽查10%,不少于3根
6.3.监理所形成的质量记录清单及附录有关标准表格
✧ 工程基线验线记录
✧ 工程开工条件准备检查报告
✧ 抗浮锚杆工程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纪要
✧ 抗浮锚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意见
✧ 安全巡视记录(可以记录在监理日记中)
✧ 设计变更通知单
✧ 建筑材料报审表
✧ 水泥砂浆浇灌审批表
✧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 不合格报告/整改通知单
✧ 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 监理日记
✧ 监理例会纪要
✧ 其他质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