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式探询工作坊过程
工作坊基本是按照4D循环步骤走的:发现、梦想、设计和实现
以世界咖啡的形式分小组进行探索性提问:
曾经发生在你身上的“小确幸”是什么?
你身上的哪些品质、天赋和能力可以让它重复发生?
当这些品质、天赋和能力持续成长,会成就怎样的你?
当那样的你已经实现时,回想你最大的突破是什么?
为了实现那个更好的自己,接下来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感受和收获
教练的痛点:学习教练技术两年了,“快速建立亲和的关系”和“轻松愉快的教练过程”,一直不能得其门而入,经常聊得双方都很痛苦。直到2020沈阳敏捷之旅,感受了下“欣赏式探询”工作坊。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它带给我的一个最重要的觉察就是:不要想着如何去教练,而单纯的欣赏,就可以生发美好。即使你的欣赏不能触及ta的内心,也不会让关系变糟。
敏捷之旅后,我用“欣赏”生发了两件美好的事:
第一件美好的事,就是夫妻关系进入良性循环。刚开始学教练的时候,总要找人练手,媳妇儿默认就成了我的小白鼠,这真不是一个好主意。导致的就是结果就是,她越来越敏感,防卫心理越来越强。即使事先打招呼说是练习,也不行。现在想来,在我想要教练她的时候,就有一个前提假设——你有问题需要解决,你是错的,你做的不好.....,这注定了不会有一个愉快的对话。我现在都做法就是不在想着去教练她,而是刻意地去寻找她每一句话,每一件事中值得肯定的地方(按逻辑层次)。基本框架就是先肯定再探询,比如“你说的对,你怎么发现的....",“你干的太棒了,你怎么想到的.....”,“你的想法太给力了,咱们怎么计划一下......”。几天之后效果就出来了,我们的沟通变得愉快了,她的心情变好了,我的日子也越来越舒服了。现在,她基本放下了防备心理,偶尔的建议也乐意接受了。
第二件美好的事,就是在毛遂自荐进入一个陌生团队时,很快被团队成员所接纳。下面是我和产品经理的一段对话。
产品经理:
偿还了半年技术债,终于要开始进行过程优化了,对未来充满期待。
我:
了不起,你们怎么完成的?分享一下,对我们转型一定会有大作用的有了你们的经验,我对未来也充满期待
产品经理:
技术债的偿还并没有结束,明年还要继续。2020年主要针对代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的集中整改,以前主要还是重视业务开发,代码质量、逻辑性、安全性关注的少。偿还技术债的同时,我们还要应对新的需求,所以奔跑的步伐还不能停下来。主要手段(架构review代码、渗透测试反馈、规范化代码和分支管理、定期复盘)。
我:
针对代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的集中整改,你们的整改是怎么做的?
产品经理:
这个具体得研发的同事给你解答了
我:
那在整改过程中你的角色发挥了哪些作用?
产品经理:
偿还技术债的同时 又要应对新的需求,产品角色能做的就是把控好需求,做好评估,尽量确保需求的价值,尽量减少需求的变更,给团队留出足够的时间内部优化。
我:
这真的体现了作为资深产品的水平,以你的经验来看如何才能让产品角色把这种状态持续下去?
产品经理:
保持和研发人员的同理心,多进行直面用户深层次的需求调研确保需求的价值,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减少需求反复。积极的沟通保证计划的落地性。
经过这两件事,让我有了一种信念,欣赏+逻辑层次一定可以通过对过去的优势探询点燃未来,同时,沿着这个方向我应该可以实现我的教练梦想,欣赏只是个起点,影响ta人生发美好,才是教练得价值所在。
深入学习
后来我又仔细阅读了一下《欣赏式探询》这本书,才发现这是一套完整的组织优势发展理论。于是总结了要点如下:
目标:德鲁克强调,领导力的任务就是打造和强化组织优势而让弱点显得无关紧要。不足是不容忽视的,但要发展和提高表现,就必须把精力集中在已经有效的部分上。
建构主义原则:它使个人从以知识为核心转换为以关系为核心,通过深度汇谈,形成团队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步原则:探询和变革,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同步发展的。在同步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开始新的反思。
诗意原则:这是一个隐喻。意指人类不是零件,组织不是一台机器。组织更像一本打开的书,组织成员一起撰写书中的故事。每个人的决定和行为都决定着故事的走向。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是一个无尽的学习和充满不断激励的过程。
预期原则:对于未来的积极构想会引导我们产生更加积极的行动,个人愿景和集体愿景的统一可能是任何变革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乐观原则:构建并维持变革的动能需要大量的正面作用和社会联系。持续的欣赏可以不断放大正能量。
成功条件:创造自由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每个人都有“了解的自由”,能相互熟悉,彼此平等。都有“倾听的自由”,相互激发着好奇心、同理心和同情心。选择的自由,如何参与和投入到具体的活动和环节中。行动的自由,人们可以相互的支持,协同行动,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积极的自由,人们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允许积极乐观,以他们的工作经验为荣。梦想的自由,在这里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人们放飞梦想。在其中人们憧憬未来,彼此通过深度会谈,分享他们的梦想。
最近在团队管理层玩了一下翻硬币的游戏,效果不错。接下来,我打算把这个游戏升级一下,玩过游戏后,用欣赏式探询和世界咖啡促成深度会谈,构建个人愿景和团队愿景,让大家互动中解决问题体验系统思维和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