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海老师关于定规矩的分享,打破了我对“立规矩=约束”的固有认知,让我明白科学的规矩是孩子成长的“安全网”与“导航仪”,而非束缚天性的枷锁。
老师强调“规矩的核心是建立边界感而非控制”,这一点令我印象深刻。以往我定规矩时,常站在家长的“权威视角”,忽略孩子的感受,导致孩子抵触情绪强。而老师提出的“共同制定规则”理念,让孩子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既尊重了孩子的想法,又能让他们更清晰规则背后的意义,从而愿意自觉遵守。
此外,“温柔而坚定地执行规则”的方法极具实操性。面对孩子的哭闹反抗,很多家长容易陷入“妥协”或“强硬压制”的极端,而老师主张的“情绪接纳+规则坚守”,既给予孩子情感上的理解,又明确规则的不可动摇性,帮助孩子建立对规则的敬畏心。
这次分享让我意识到,定规矩不是为了“管住孩子”,而是要教会孩子自我管理,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自控力。未来教育中,我会尝试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孩子一起建立合理的规则,让规矩真正成为助力孩子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