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舍不得丢的陈芝麻烂谷子(十一)

一·在捕捞队教书的那些日子(四)

1.

秀姑除了认真教书外,还跟孩子们打得火热。除了经常给他们讲革命先烈的斗争故事外,还带着他们走出教室,跟大自然亲密接触。

这里没有真正的所谓学校,自然也没有教学楼和操场。那12平米大、鸟笼似的一间临时借用的教室,根本无法施展十几个学生的拳脚,门口那条通往闽北的316国道,又车来车往的很危险。

秀姑只好因地制宜,不定期地带孩子们来江滨的沙滩上,橄榄树下,跑步、做操和游戏。

虽然在沙滩上一脚踩下去一个坑,脚后跟同“拔起萝卜带起泥”一个样,会沾起一串沙土,却也别有一番情趣。

图片发自简书App

高大的橄榄树上,知了在“吱吱”地叫个不停,欢快的小蝴蝶在草丛间翩翩起舞。


图片发自简书App

傍晚时分,秀姑和孩子们一起沐浴着玫瑰色的晚霞,从这棵橄榄树跑到那棵橄榄树,躲躲闪闪在粗壮的树干背后捉迷藏;在沙滩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谁被捉到就罚谁唱歌背童谣,嘻嘻哈哈,玩得很开心;

这些孩子生活在江边,人烟稀少,穷乡僻埌,开门不是山就是水,更没见过什么世面。

他们每次被罚总是扭扭捏捏地涨红着脸,结结巴巴地“唉了……”半天也开不了口,就怕在众人面前出丑。往往都是二十刚出头、童心未泯的秀姑老师,越俎代庖,想方设法给他们一个个台阶下。

或鼓励孩子们跟着她轻声哼唱,或陪同他或她一起唱,或组织大伙儿来个大合唱。

参差不齐的男女混合童声回荡在空旷的上空,寂静的渔村顿时热闹起来。

2.

有时,秀姑会指挥孩子们就地取材,用枝叶藤蔓扎一顶绿蓬蓬的草帽戴在头上,腰间系一条芦叶蒌蒿揉搓成的腰带……沙滩上你追我赶,欢笑声响成一片;

这些成天光着脚丫爬高又爬低的孩子们,虽然唱歌跳舞一窍不通,可跑步冲刺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实力不相上下,经常在中间地带汇合,打个平手。

玩累了,几个小男孩四脚朝天,躺倒在太阳照射过的温煦松软的沙土上,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闭目养神;

女孩子则摘下一根根柔顺的狗尾草缠绕成大小不一的圈,然后再缀上各色野花,编成花冠、手镯和项链,戴在小三妹的头上手上脖子上,把她打扮得像个漂漂亮亮的小公主。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妹低着头羞答答地任人摆布,嘻嘻地笑着露出两排嫩嫩的糯米牙;

3.

有时他们一溜站在江边玩水漂,用右手指捏住一块薄薄的瓦片或扁平的石子,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弯腰侧身,“嗖”的一声,奋力往水面切去。

瓦片石子就像蜻蜓点水一般,轻盈地弹跳着掠过水面。技术好的孩子,抛出的瓦片会连续跳跃两三次才落入水中。(据现在吉尼斯记载,一个外国人能连续漂88下。)

江面上荡起一圈圈的波纹,久久不散……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们还在沙滩上堆沙人,造假山,建房子,磊灶烤红薯,办家家……趣味盎然,玩得津津有味。

4.

1973年的国庆节,秀姑应邀随县教育参观团去厦门参观。

参观团一共二十多人,其中只有三个女的。一个是外地来插队的女知青老师,另一位是县一中的女校医。其他的是中心校校长或教导主任,由教育局张干事带队。

这对于足不出县的乡下妞秀姑来说,可是一件大喜事。她感到非常的高兴!

参观团到厦门市郊区的杏林公社各小学访问,学习如何开展教学工作与学工学农相结合,开座谈会,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和经验。这是他们来厦门参观的真正目的。

所到之处,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印象最深的是在杏林吃到了正宗的“海蛎饼”。就是在浓稠的豆浆中间,加一勺满满的鲜海蛎和葱花,然后放进沸腾的油锅里炸。

堆得小山高的一脸盆金灿灿的油炸“海蛎饼”,肚子圆鼓鼓的像要被撑破似的,玲珑剔透,香气扑鼻,“咔嚓”咬一口,又酥又脆,满嘴流油,那口味真是妙极了,令人馋涎欲滴。

休息时间,随团人员卷着裤管赤着脚在海滩上徜徉,少见多怪地俯拾着各色各样的贝壳;

痴痴地眺望着蓝色的海面上鼓着白帆的百舸争流;

目睹阵阵海风拂过,波浪哗啦啦地涌过来又退出去,退出去又涌进来,有节奏地、一下一下地冲刷着沙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光脚丫踩在千淘万滤始见金的洁净疏松的沙子上,痒痒的,舒服。

他们近距离地观赏着那种原先只从书本上读到过的渔舟唱晚,“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瑰丽景色。

……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们还参观了风景秀丽的厦门大学、鼓浪屿、集美陈嘉庚陵园等地方。

(厦门鼓浪屿)

图片发自简书App

(鼓浪屿日光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厦门大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集美陈嘉庚陵园)

一星期的厦门之行开阔了秀姑的视野,丰富增长了她的知识,使她对人生有了更进一层的思考。

回来后她更加努力地工作了。

5.

在闽江上捕捞淡水鱼,毕竟有限。为了增加渔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捕捞队造了几艘比较大的渔船搞运输。上到南平,下到福州沿海地区,输送木材货物等东西。

披红挂绿的新船下水那天,就像盖了几栋新房,全大队(其它地方还有两个点)的渔民都来庆贺。他们欢欣鼓舞,敲锣打鼓,鞭炮齐鸣。

月华嫂和另外一位妇女,颤悠悠地抬着两大桶热气腾腾的糌粑,放在江边,请人们吃,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不必拘束,就像古人说的“打野猪分份”,意思就是只要你在场,不分生疏,都可以分得一份。

大家边吃边摩挲着船帮,啧啧赞叹新船造得又快又好。

孩子们在嬉笑欢闹,沙滩上洋溢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6.

秀姑有时想,在这富有诗情画意的闽江畔,要是能把那些点点滴滴有意义的事情写下来该有多好呀。

时间如过隙马驹,一转眼三年过去了。

1974的春天,秀姑调到县城的一所重点小学,一干就是25年。

每当她看见那粼粼波纹的闽江,就会想起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小渔村,想起给过她许多温馨和关心的渔民和孩子们,想起自己在这里匆匆踏过的青春脚步和度过的青春年华。

多年后,秀姑终于如愿以偿,在县城把过往的渔村生活点滴写下来,投给报刊杂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发表在福建省儿童刊物《小火炬》上的《渔乡小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发表在江西省《教师博览》上的《钓鱼》;

这是秀姑在蹒跚的文学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虽然后来仍在文学园中默默耕耘,断断续续地也发表了一些文章,可缺乏高手与老师的指导,犹如瞎子摸象,进步甚微,很是遗憾。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两年前认识了简书,写了在渔村夜晚冒雨渡江看电影的事情,即《难忘的露天电影》一文,收录在简书上,后被家乡县报《梅城报》转载。

秀姑通过在写作路上的零敲碎打,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写作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否则,你无病呻吟,写的文章空洞无物,也没人愿意看。

她在写作的路上继续往前走,永不停歇。


(陈芝麻烂谷子全文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589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615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933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76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99评论 6 39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75评论 1 30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74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59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54评论 1 31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07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46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26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84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53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20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07评论 2 35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少年不识愁滋味 1.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秀姑所在的初中学校搞勤工俭学要办一个农场,平原地带土地有限,只好向山...
    梅庐_黄碧琴阅读 2,407评论 48 98
  • 一.少年不识愁滋味(二) 1. 秀姑就读的文泉中学在“小小闽清县,大大六都洋”的坂东。大部分学生都寄宿在学校,自带...
    梅庐_黄碧琴阅读 2,806评论 60 93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23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567评论 0 1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3,266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