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武则天长安四年,即公元704年出生,公元765年去世,61年的生命中,前50年在潦倒中度过,他先后做过丐者、游侠、农民、隐者……但五十岁以后人生像开了挂,逐渐走向巅峰,创造了“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的奇迹。
高适从年轻时“以求丐自给”的窘迫到“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的辉煌,他是怎样做到的?
首先,家族的影响,国家的感召,使其立志建立军功并矢志不渝地追求。
高适的家族世代靠军功安身立命,世世代代中出的武官不可胜数。
高适的祖父高侃是唐朝的开国大将,伯父高崇德和高崇礼等也屡建军功,世代簪缨之家并没有使高适成为一个纨绔之弟,反倒在这样的家风浸染中的高适一直希望自己也可以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只可惜高适的父亲在他年幼时死于广东韶州长史任上,经历变故的家庭陷入贫困。
《旧唐书》记载:“适者,渤海蓚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新唐书》也写道:“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梁、宋间……”《唐才子传》中写他“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
通过这些记载来看,高适早年时确实困窘,到了“求丐自给”的地步,但我们也可以从中读出:以高适的才气和豪爽,他就算是求丐,也是丐帮中的大哥,是洪七公和萧峰一类的人物,因为他心怀天下。
另外,大唐帝国的强盛也给高适及他同时代的诗人以无限活力, 他们渴望建功立业, 济世经邦。时代精神孕育了诗人的英雄意识, 使他萌生了英雄情结,立志驰骋疆场。
他在《燕歌行》中写下了“男儿本自重横行”的名句,并将此作为一生的追求。
他曾经三次出塞,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开元19年,即公元731年,28岁的高适在唐代极盛时第一次来到塞外。想投靠当时的节度使,期望能够有所作为,可是现实总比理想残酷,他无功而返。
之后他科举落第,返回年轻时住过的宋中,并长期在此居住,过着半隐居半农耕的生活。
在高适46岁时,宋州刺史张九皋,也就是名相加名诗人张九龄的弟弟,认为他不同一般,举荐他参加有道科,那是当时科举考试设的一个科目。
高适被有道科录用后,被授予做了封丘尉,这是一个极小的官。在任期间他第二次出塞,这一次是唐朝天宝九年,即750年,距离上一次出塞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
这一次出塞是一个深秋,“胡天八月即飞雪”,高适在《送兵到蓟北》中写下:“积雪与天迥,屯军连塞愁。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
这一次,已经快到知命之年的诗人,北使青夷军(属范阳节度使)送兵,在边塞他目睹了安禄山的跋扈,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担忧。
这次出塞虽然是失意而归,高适依旧不得重用,但坚定了他的信心——就是不再与官场上那些人虚与委蛇了,也不想不图正事,只做一些欺压百姓的勾当了,他要建立军功,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高适写下《封丘作》,其中“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等句写出了诗人对官场现状的揭露。
而“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等句写诗人想归隐田园。
可是中国古代的隐者,大多用隐逸与世俗对抗,表达自己的一种不妥协。高适也是这样,他不愿意就此终老,所以说辞官隐居。实际上官是辞了,可是并没有隐居多久,第二年他便又开始出塞。
公元752年,已经49岁的高适第三次出塞,执着地追求他年轻时一直追求的梦想,这一次,他成功了。
从少年到白头,高适的成功还源于他对现实不存幻想,而对理想保持着高度热情。
他对敌方的实力有着客观的估计,“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燕歌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营州歌》)”“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蓟门行五首》)”……
这些诗歌里诗人写胡人的强大,唯有客观地承认敌人的强大才能更好地想出对策。
高适笔下也有对自己军营中统帅的不满,“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借以表达自己的不得志。
边塞在高适笔下,不像岑参诗中那般美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岑参眼中的边塞,壮观绝美。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是高适笔下的边塞,那么萧瑟凄凉。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高适就属于这一种。
高适在追求理想的路上遇到现实的种种障碍可他对理想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
他写过一首《塞上》: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诗中有他对边疆政策的看法——和亲不是长久之计,打才是硬道理,也有自己希望建功立业而不得的慨叹。
可惜他从少年等到白头,理想始终在远处。但高适不因处境艰难就放弃理想,始终以一种乐观和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现状。
有名的《别董大》大家都背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在勉励琴师董庭兰,也是高适的自我激励。其实写这首诗时诗人已经44岁,在当时已经是一个离建立功业渐行渐远的年龄。
而当时的生活状况也堪忧,他还有另一首《别董大》写着: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如果前一首写他的达观,后一首就是写他的现状,连给朋友买酒的钱也没有,生活拮据如此。
自身生活拮据的现实,边疆危机重重的现实,国家表面繁荣实则隐患多多的现实……面对这些,高适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不逃避,不虚美,以一种清醒的姿态保持着对时事的关注。
最后,机遇光临时,他已经准备好。
第三次出塞时他遇到一个人叫哥舒翰。
哥舒翰当时是河西节度使,上表任命高适做了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从此高适的军事才华有了施展的舞台。
其实李白也曾投到哥舒翰帐下,并运用他的文学才华,极力拍哥舒翰马屁:“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李白认为秦汉名将卫青和白起在哥舒翰面前简直太弱了。
可是李白依然没能因此有更好的发展,最后又转投李璘,差点送了性命。好风最喜欢李太白的诗,但也认为李白因着天真才能写出那么多打动人心的好诗,他从政或者治军,估计差一些,太理想的人适合做诗人。
高适不一样,他对现实有着准确的考量,家族的影响也让他对军事有自己的见解。
“安史之乱”发生时,高适被授予左拾遗兼监察御史,随着哥舒翰平叛。但因为高层的胡乱指挥导致失败,哥舒翰投降。
高适从骆谷一直向西跑,拜见了唐玄宗,陈述了自己的看法,被玄宗采纳,后来形势果然向高适预料的方向发展,唐玄宗表扬了他,不久升官侍御史。
后来在镇压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因为唐玄宗李隆基跑到四川,太子李亨就当了皇帝,即唐肃宗。
第二年唐玄宗另一个儿子永王李璘在江东起兵,其实就是以平叛的名义夺权。高适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向太上皇唐玄宗进言。
新皇唐肃宗听说高适这个人才,召见他与他商量大事,高适条分缕析地为新皇分析永王必败的原因,皇帝折服于他的才华,让高适兼任了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去平定江淮之乱,他带兵平定了李璘的叛乱,在仕途上站稳了脚跟。
从公元755年到公元757年,高适从一个普通从八品的幕府掌书记一跃为左拾遗、监察御史,而后升为正五品的谏议大夫,之后又变成了执掌一方军政大权的节度使,高适用三年时间向世人证明了什么叫厚积薄发。
从丐者到封侯,高适的人生逆袭了。读高适的一生,我们觉得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