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回我的故乡巢湖,有外公外婆帮忙看娃,我有空在巢湖晃悠,看看这座我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小城有什么变化。
我娘家现在住的地方我真正只在哪里生活了四年,是从我初三的时候才搬的。我对这里有一些亲切感,但并没有贯穿到心底的亲切感。
早晨我去了朝阳门菜市场,这里对我来说其实都是新鲜的,我像一个游客似的在这里看新鲜瞅热闹。
下午,我突发奇想又去了我生活了七年的区域,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的七年,也是我人生中最灰暗最压抑的七年,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三。我去的是条小路,在我当时住的家附近,是我去小学以及后来初中的必经之路。那条小路上有很多小吃店,曾经让我上下学路上垂涎欲滴,原本我是想过去解解馋的,没想到下车后走上这条几乎没什么变化的老街,我竟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完全没有想吃东西的欲望,有的只是快要涌出眼眶的泪水。这条老街带给我的感觉不是甜蜜温暖的熟悉感,这个熟悉感里带着些苦涩的味道。
在那个七年里,我和姐姐、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原因是父母觉得城里的教育资源好一些,而他们在县城工作,他们一到两周过来看我和姐姐一次。那七年的生活堪称炼狱。刚刚和父母分开的时候我才刚上二年级,六七岁的样子,是对父母仍然还是很依恋的年纪,就懵懵懂懂地开始和两个对我来说比较陌生的人生活在一起。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每天晚上都要搂着带有妈妈身上味道的衣服才能睡着,有时躲在被窝里搂着妈妈的衣服哭,泪水打湿了妈妈的衣服……周末爸妈来看我的时候,我忍不住当着他们的面哭了,妈妈心疼却又无奈,而爸爸直接就把我痛骂了一顿,求当时我的心理阴影面积!后来我知道哭也没有用只能接受现实,便开始了日复一日、不见天日、行尸走肉、两点一线的重复生活。两点一线,绝对是,唯一的放风就是上下学路过的那条小路。
这条老街很热闹,充满了市井气息。有补鞋的,有弹棉花絮的,有卖手工蛋糕的,有卖窗帘布料的,有卖自家油炸食品的,有卖炒货的,有卖文具的,有摆摊卖水果的,每一家老板我都记得,今日再来,发现很多家的老板竟然都没有变,当年的年轻阿姨变成了老阿姨,当年的补鞋爷爷变成了老爷爷,看着这熟悉的一切,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二十多年了,这里都还没有变啊。我仔细地走完这条街发现很快就走完了,而当年我小小的身体小小的脚步却感觉这条路好长好长……
上下学走这条老街是我唯一外出放风的机会,其他时间都是待在小房间里写作业,没有任何娱乐项目,也不会散步,不会去公园,不会去游乐场,因为,没有人带我们去,我们也不被允许独自出去,如今想来,那样的生活和牢笼有何区别?那会最最期盼的事情就是上学,因为下课可以跳绳,可以和小朋友们玩,可以时不时得到老师的夸奖,这些在家我基本是得不到的。在家里只有写作业,和爷爷的责骂声。说到我爷爷的责骂,那可是出了名的,当年他当小学老师的时候全校学生都怕他。任何事情都会换来一顿臭骂。在路上捡到一块橡皮擦屁颠屁颠地拿回家,结果说我是偷的;拿碗不小心摔到地上碎了被骂败家子;放学该死的老师拖堂被骂在外面疯玩不回家……而这一切责骂都会持续很长时间,从不停歇,会被各种放大和联想。比如爷爷在看电视看到某个小孩无比懂事听话,他会说人家小孩怎么就那么争气听话,你爸妈怎么生出你这么个不争气的,各种balabala,可以连续说上个把小时!回家扭门门锁坏了,我也成了罪魁祸首,一脸懵逼好嘛,关我什么事,结果因为这种事情我也会被臭骂一下午。比这个更痛苦的是,这一切痛苦我都无法向我最亲的人诉说,我的父母来去匆匆,他们更关心的是我的学习成绩,我有没有考到前十前五前三,印象中他们从来没有问过我你愿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吗?你生活在这里快乐吗?面对我最亲的人,我也只能藏着我的眼泪,因为,他们不喜欢我的眼泪……于是,我习惯了一个人。我喜欢上了一个人发呆,一个人走在草城老街上观察来来往往的人群,观察每个店的老板和他们之前有趣的对话。所以我比同龄人独立很多,当年住大学宿舍的第一晚,室友们想家哭到天昏地暗的时候,我早就和刚结识的学长学姐们跑到操场上疯去了。天啦,解脱的感觉有多好你知道嘛!自此以后,我在家基本上没待过超过半个月。
我喜欢交朋友,他们给我那段黑暗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希望和温暖,但奇怪的是,我有很多比较不错的朋友,却没有那种一般小女孩那样有整天黏在一起的闺蜜,不知道是不是长期的不安全感导致的。可能是孩子的本能应激保护,我在家里把自己封闭起来,尽量把自己和这个家剥离开,好让自己没那么痛苦。
再后来,我一天天长大了,我的心也一天天关地更紧了,因为从来没有人去敲门(除了后来成为我老公的那个傻小子坚持不懈地敲了好久的门终于把它敲开了,此处为你点一万个赞)。初三那年,父母开始和我们一起生活了,他们渐渐地发现我叛逆了(这个时候的孩子身体强大到可以和父母对抗了,不会再逆来顺受了,所以对于关系有问题的亲子来说会是个叛逆期,其实如果亲子关系和谐的话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叛逆期)。再后来,高三了,在高考的压力下,我内心积压多年的情绪以抑郁症的形式爆发了。才开始我的父母不理解我的情况以为我是zuo,我爸可能被我气昏了头,掐着我的脖子从客厅拖到阳台, 不知道如果不是家里人拉着,我会不会被我的亲爸掐死。那天和我妈说起这些,我妈说你怎么就知道记仇…我愿意记这些吗?当然不愿意,如果有忘忧草,我肯定要去吃,去忘掉这些……可是记忆不会说谎,身体不会说谎。这么多年的经历给我带来的感受是这样的。是的,理性上我当然知道为了我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事实上并非如此,换了学校的班主任是个变态,整天体罚学生),我的父母也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省吃俭用供我们读书。可是这是我理智分析出来的,不是我感受到的。我感受到的是抛弃,是不理解,是伤害……
想想我的童年经历,我觉得孩子最需要真的不是大房子,学费很贵的补习班,孩子最需要的是爱,特别是父母的爱❤️所以,别说忙,有空陪陪孩子吧。这也是我为什么累成狗也依然坚持自己带娃最重要的原因了~可是因为我自身经历的局限,和娃的互动中会触发我的情绪,当然和早年经历有关,而我当然不想因为自己的任何问题影响到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人,所以曾经我努力回避的伤痛、问题、情结都需要我努力克服、放下。感谢我的宝贝让我有动力前进,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初步回顾,我会渐渐地做个更深入的探索,更好地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