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和妈妈经常吵架。
说起我和妈妈吵架,事情有时其实很小,小到家里有什么东西弄坏了,她总认为是我弄坏了,我只要稍微反驳,她就说我态度不好,说弄坏东西下次注意点就行了,为什么不能勇于承担责任?
问题是根本不是我呀!
我学习本来压力就大,被冤枉了,火气也就上来了:“你怎么就能肯定是我弄坏的?”
可妈妈的混账逻辑,说出来可以让你崩溃:“家里总共就三个人,你爸在楼下很少上来,不是我弄坏的自然就是你。”
类似的事情总是发生!
本来我也不想较真,但可能是年轻气盛,有时候总是忍不住会回敬几句。
妈妈的权威是丝毫不容侵犯的,自然容不得我顶撞。就这样,我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僵,有时候本来是很简单的讨论,也会剑拔弩张,闹得双方都不愉快。
可能是认知的问题,也可能我们上辈子就是冤家,她看我哪哪都不顺眼,有时候我都怀疑我不是她亲生的。
并不是我有意要惹妈妈生气,其实我知道,妈妈也不容易。
说起来我是妈妈一手带大的,因为我从小胆小自闭,她在我身上付出了超出一般母亲几倍的心血。
冷静下来想想,我和妈妈的主要矛盾,来自于她对我的偏见,以及她无法适应社会变化的速度。
妈妈小时候家教很严,即便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很受宠,但长幼有序,平时和长辈之间讲话,也必须尊称“您”。
加上妈妈自己辈份很高,村里年龄和她差不多的孩子,基本上都叫她么哒哒,哪怕年龄比她大的,和她说话也总是客客气气。
我是零零后,我同学和父母之间,称呼都比较随便,我觉得这样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显得更像朋友。
但因为妈妈的言传身教,我在外面也非常注重言行举止,对人绝对的彬彬有礼,只是在家里,我觉得没有必要那么讲究,神情自然就放松了下来,不那么注意言辞了。
可妈妈就是过不了这道坎,认为我这是不尊重她。开心的时候还不跟我计较,一旦什么时候惹她不开心了,就说怎么生了我这样一个白眼狼,在外面知书达理,好脸色都给别人了,那小模样多招人疼啊,偏偏到她面前就大呼小叫,没大没小……
这哪跟哪呀,扯得到一块去吗?我同学跟爸爸妈妈都是这样说话的,为什么偏偏在我妈这里就成了大逆不道呢?
但是总不能老这样吵下去吧?总得有一方学会妥协,于是我试着让步:书上不是常说家是爱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地方吗?既然这样,让着她就是了。
这样想了,下次妈妈再找茬的时候,我就深吸一口气尽量忍着。等妈妈心情平静下来,再试着跟她沟通,这样几次之后,妈妈居然知道反省了。
这不,这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妈妈瞄了一眼茶几上新拆的餐巾纸,看没放进盒子里去,就责备我道:“你说你做事咋没有首尾呢?拆开了就不能放进盒子里装好吗?能耽误你多长时间啊?”
我正吃饭,愣了一下:“我没有拆餐巾纸盒呀!”
“多大点事,又推卸责任!”妈妈嘟囔了一句。
我想着和妈妈的关系刚融洽点儿,可不能再起战火前功尽弃,于是我马上态度谦恭地主动认错:“好好,是我错了,我下次一定注意。”
我那慢性子的老爸冷不丁来了一句:“哦,餐巾纸盒是我拆的。”
妈妈明显呆了一呆:“你拆的?”
老爸慢条斯理地点点头:“是啊!我发现没餐巾纸了,就拆了一盒,正准备放好,下面有顾客叫我,我就直接下去了。”
妈妈突然怪笑着看着我:“咦,今天冤枉你了,你怎么不跟我吵了?”
老爸也若有所思地望着我:“是啊,明明不是你拆的,为什么要承认呢?”
“就妈妈那脾气,只要家里东西没弄好,都怪我,又不止这一次,我已经习惯了,你们没发现,我早已修炼成仙了吗?”
妈妈愣住了,这之后,我和妈妈再也没有吵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