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想出一个方法。例如,射箭的时候射到靶子上的箭会出现一定的标准离差。此时, 如果能够减少这个标准离差的话,可以全部命中,减少浪费。(参照图1)
也就是从开始的时候就决定好其分布的形状, 其以外的东西全部是次品的做法。
如果在生产的时候使用的材料,加工组装的方法完全相同的时候,一定会制造出完全相同的产品。但是,买来的材料认为是一样的,其中一定会有差异的东西。使用有差异的材料制造出的产品,当然是有差异产品,加工条件有所变化时,当然加工出的产品也会有所不同。组装的工序也不能完全一样。由此可知,由于这些制造条件的标准离差的重迭出现会造成产品质量上的重大的标准离差。(参照图2)
为此,如果可以彻底地减少原因中的标准离差,按理说就可以减少成品中的标准离差。可是,消除所有的的标准离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要这样干的话,可能会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成本。如果使用以提高成本来降低次品率的方法的话,也就没有必要花费很大的力量来追求降低次品率的方法了。只要检验的时候认真一下就可以了。我们追求的是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降低产品的成本。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没有任何意义。
下面介绍一下依靠程度这么一个概念。
由于各种原因的变动,而引起结果的不同的时候,其中一定有影响能力大的原因。例如,在电镀的时侯,电镀液的温度多少变动一点并不成问题,但是电流密度变化以后会造成颜色的变化。也就是说,有的原因的变化敏感地影响结果,而有的原因对结果的影响却并不显著。
这个影响程度被称为依靠程度。比较各变动的依靠程度,对于依靠程度大的原因,多花费点时间和金钱还是可以的。只要抓住这个重点((抓重点)保证其安定,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也一定会安定下来的。
直觉灵敏的人可能会立即注意到以下的问题,「按照所说的那样可能会消除标准离差,但是,经过调查象图3的L那样全部都集中到规格以外的地方,这些全部都是不合格的产品。以前由于有象M那样的标准离差还可以得到一部分的合格品,变成L那样的分布时百分之百都不合格了。」
但是,没有必要担心。从M变为L,减少了这么多的标准离差,这证明我们找到了影响标准离差的最主要的原因。已经掌握到了依靠程度大的所有的原因。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标准离差不会变小。依靠程度大意味着这个要素的变化会造成结果的大幅度的变化。
在此知道了要素A是增大标准离差的祸根,那么变化A,可以使产品的质量变化。这样只要移动祸根 A的位置就可以将产品的质量移动到规格以内。也就是说如果想移动结果只要移动一下原因就可以了。 所以,如果找到了影响标准离差的所有的祸根,既可以将产品质量向右移动又可以向左移动。也可以扩大标准离差也可以减少标准离差。可以随意进行。换句话说,如果找不到标准离差的祸根也就无法消灭不合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