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琴一世界,一音一菩提




花间一壶酒,轻弹七弦琴。

一琴一世界,一音一菩提。



作为读书人的梦想,“左琴右书”的生活方式浸透了古代文人的点滴情怀。如今,这极尽风雅的琴棋书画遍地开花,尤其是曾经濒危的古琴,俨然成为都市人休闲生活的首选。 



古时伯牙弹琴奏曲高山流水,相遇知音钟子期,千百年来传为佳话。琴人无数艺人众多,听众更是多如繁星,唯有子期能懂伯牙心声,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琴曲重在意境,意境由心而生,拨动心灵的弦是大音稀声,难求难得。



古琴是治世之乐器,如不明就里、不怀揣敬畏之心来对待,无异于焚琴煮鹤、贵物贱用。



古琴有“养性、养生、雅乐、言志、世俗、新音乐”的属性,琴人应守护好自己的角色,不随意跨界,秉持自律精神,以正其心。



古琴,音色深邃而宏,造型沉稳而美,内心里蕴藏了无穷秘密,琴弦上振动着千古风骚。



锦绣江南,温润华滋,丰沛的底蕴,处处开花;丰饶的物产,岁岁常熟。而就在叫作常熟的地方,恰与中国的古琴连筋带脉。


因为这里,往古有弦歌之习,昔时开虞山之派,后来称古琴之乡。巧还巧在,常熟城里,偏就有七条河水穿流而过,被人唤作七弦河。



众多的琴曲,都特别注重心境的淡泊,因为只有在这种心境里,才能充分地表达好“境由心造”的真髓。所以,那种澄澈的情感,便往往浸入了对历史的凭吊,对前贤的景仰,对亲情的怀想,对故人的挥别……



在超尘拔俗的环境里,古琴的身影,更像一位隐逸的智者,饱学的长者,和待人亲和的尊者。




但是,古琴的声响却丝毫没有被冷落江湖的情绪,七弦之鸣,幽而亮,宏而远,并且充满了气度与庄严。


它见惯了兴亡荣衰,经历过渔樵冷暖。一琴一世界,一音一菩提。





阅读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5510340102xnhf.html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