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成就的人基本上都能很好的调控自己的情绪。而这种掌控情绪的能力,有可能来自环境的净染,有可能来自父母的教导,也有可能来自于某一件事情的启发。
对于家有乡村的50后父母,我小时的被放养式教育,比起受惩罚式教育长大的孩子,可能更少的受约束。
情绪方面,回顾自己的过往,发现很多行为均是学习父母的处理情绪方式,我妈,只要是和谁生气,其他家里人全都是发泄的目标,而我发泄的方式一模一样。
记忆最深刻的是,只是老妈一生气,可以几天不理我们三姐弟,即使偶而回一句不得不回的话,那也是烟火味极重的。
只要发生这种情况,日子总是过得小心翼翼,深怕一不小心踩了雷。
这种伤害似乎隐隐地刻在我的骨子里,所以即使我再和老公赌气,也会尽量梳理自己的情绪,以便不把伤害带给我的孩子。
记得,曾经我婆婆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
有一次,她和公公吵架,我刚好在旁边,也说了一些劝解的话,她说,你们别着急,我们俩的事情,不会洒火到你们身上,说话也是心平气和。
这让我有了一种新的感触,也让我从原生家庭的弊端里走了出来。真真正正能做到切换情绪。
而对比她们的待人接物,处理关系的能力,真的很不一样。
能控制情绪的人,通常会理智的处理矛盾,分析利弊,而只顾发泄情绪的人,只会让生活变糟。
其实,控制情绪的能力是可以从小培养的。我们应该意识到,人有情绪很正常,而怎样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发泄情绪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每天进步一点点,用自己的成长为孩子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