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的任务完成情况似乎一直不错,基本达到了工作与休闲的平衡。思考一下,这两天做的比较好值得借鉴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任务的设定更合理化,更容易完成了。以前我设定的任务太多,不易完成,我的大脑知道它很难所以就拖延,这一拖延更完不成,形成恶性循环。
然而最近我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学习之余还看了好看的电影,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精神上的满足与喜悦形成正向激励,让我在做任务时,更愿意去做。所以我发现,正向激励比负强化刺激更有效果——这就是我以前发现的一件事情:我越高兴,越愿意稍费力气做一些有利于成长的事情。而我的心情越不好,我就越是什么都不想做。
这就说到了第二点:每天必须有一件让自己开心的事,必须有让自己放松的时间。以前我总是不肯放松,工作学习之余还思考着未完成的任务,大脑不能真正放松,无法真正让“发散思维”起作用。
第三点是我新学到的:在完成自己规定的任务后,可以再工作一会儿,但是要工作到意犹未尽的时候马上停止,这一点在许多方面都是适用 。比如我们老师说过,训犬时,要以兴奋开始,以兴奋结束。在高潮处戛然而止是为了让我们对学习一直保持着热情,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每天结束学习的时候都很累,那么这样疲惫的状态也坚持不了几天。
这让我想起乐天的减肥理念,套用到这里就是:任何不能长期坚持的学习方法都是扯淡。
第四点是,培养学习的内驱力。当学习学到疲惫迷茫的时候,内驱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对我来说,现阶段的内驱力就是,因为我在学习方面比别人聪明一些,在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能获得更多的奖赏,这种奖赏使我更愿意学习。还有一点就是“学以致用”。当我真正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时候,我会发现这些知识学起来有趣多了。比如以前我看社论就是一篇密密麻麻的长篇大论。然而当我着眼于更高层面,比如社会国家的时候,我会更加理解这些政策方针。我开始更宏观地思考一些问题,比如“绿色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时候,我会发现那些社论写的真的很好,国家的顶层设计也比较完善。
总结一下,以后每天要给自己设定切实可行的任务,给自己设定放松的时间,找至少一件使人开心的事。在休息的时候充分休息,不想和工作学习有关的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