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3月17日
书名:《这样读书就够了》
进度:149-210
1.摘抄:库伯学习圈,也就是教育学家代维 库伯的经验学习圈模型:学习的起点是人们的经验,然后是对经验进行反思,再系统化和理论化反思的结果,也就是学习的第三阶段——理论化,最后是行动。行动中如果出现新问题,则开始又一轮的学习圈。P149
感悟:在没有深入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学习的理解只到了第三个层次——能反思,但做不到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整理反思结果,能行动,却无法发起新一轮的学习圈。也就是说,学习虽然刻苦努力,却一再出现中断,缺少螺旋上升的过程。
反思其中原因,最主要是没有形成这种思维的习惯。大量碎片式的学习带不来点、线、面的结合。如同可以写出“花架子”文章,内部逻辑欠缺。怕麻烦、半途而废是形成闭环学习圈的最大问题。我在不断强化记忆这四个步骤,也希望带给孩子全新的学习体验。
2.摘抄:经验经过反思和追问可沉淀出信息,信息经过分析和整理可升华为知识,知识经过内化和应用可转化成能力。行动带来新的体验,阅读带来新的信息,反思带来新的知识……这样,学子者的能力可以不断在体验和反思中循环、上升。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P159
感悟:这段话看了好几遍,精彩,把限制我思考的一些墙打破了。看似杂乱无章的学习,是有迹可循的。我以前总是简单的叙述:看书知识与既往经验结合,产生新的认知,认知作用到生活产生新的经验。经验、整理、行动都对,唯独对能力方面欠缺思考。能力是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基本,是学习实践并最终获得的成果。结合昨天的读书笔记,知行合一——思想和行动在高处相逢。
3.摘抄:构建知识体系并不是因为体系本身有多好,而是因为知识体系能够让人更好地反思、应用和解决问题,让人具备稳定的根基和框架,具备成长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不至于一接收信息就跟着改弦易辙去了。P173
感悟:在别的书中看到“思考的主场”这样的理念,实际上本质相同。当一个人能够在若干领域成为专才,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相对见长,接受新信息后的甄别和处理能力也相对更强。后面提到的成长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都有相对细化的衡量标准非一日之功啊。
4.摘抄:你没有必要在每个课题上都建立知识体系,有一两个专精的领域即可,至于其他领域,只需遵循”够用就好“的标准。P190
感悟:有一段时间我看着别人形成了知识体系,我还是门外汉感到焦虑。后来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急需旧壶装新酒,让自己振作起来。后来看了《高效能阅读》我理解一个领域的专才通常需要三年左右的培养时间,哪有那么简单呢?要明白自己最该集中精力学什么,知识爆炸的时代,最该做的是精简,精简,再精简,切不可面面俱到,到最后成了杂家,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
5.摘抄:所谓核心能力,是一组特别的知识体系。每个岗位都需要核心能力,只是配比不同;核心能力对每个人都重要,只是有人认识不到。所以,避免逛街式学习,在“学什么”的课题选择上实现“自我导向”的关键是:识别自己的核心能力,找到与目标岗位要求的能力之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课题,在用主动学习的方式强化自己相应的核心能力。P210
感悟:这里提到“逛街式学习”,指的是看到课程,不假思索就够买,花费很多时间,却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前几天朋友也在问这个问题,赵周老师的回答一语中的,喜欢这么透彻的解析。
学什么?简单说,学自己欠缺的,下一份理想职业必备的课题。还有一个层面,学目前工作欠缺的核心能力。一个丰富现在,一个面向未来,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理解了上述的讲法,还无法甄别该做什么,那只能从基础课题开始,先理清自己五年的工作规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