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开始说起
最近整理书架,发现2014年4月写的几篇零散日记,还有几页不知何年何月写的小说大纲,只可惜都半路夭折了。近十年来,做事情真是越发的“三分钟热度”了。
不禁心有戚戚焉。
一直都想写日记、随笔,可从未坚持超过三天;小说,也一样,从未写过一部半本。每天读书、背单词、跑步;学习吉他、画画或书法……有那么多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学会的技能,一个都没有坚持做,很多项目连开始都没有。
我的时间都去哪儿啦?我难道真的是生活的loser吗?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便开始研究自我管理,主要是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当然还有健康管理和财富管理,甚至有一段时间我用上了睡眠管理。时间管理方面,我主要是运用时间记录器来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消耗从而管理自己;目标管理主要是运用滴答清单来为自己设定目标;健康管理用的APP多了点,有薄荷健康和多锐运动;财富管理主要是有鱼记账;睡眠管理主要是蜗牛睡眠……其实还有很多自我管理项目在进行,比如阅读管理、课程管理、英语学习管理等等。
这些管理APP我坚持用了很久,最多的连续不间断使用了半年,但时至今日,我觉得我的生活效率并未显著提高,反而越来越让人焦虑不安了。
后来,我发现,不止我一个人是这样。我身边不少人都陷入了这个怪圈。
说好的减肥呢?说好的早起呢?……你们都去哪儿了?
那个跟自己死磕到底的家伙呢?什么时候把自己弄丢了?难道是渐渐在这个庞大的世界面前低了头吗?或者自己真的是loser?
NO!
有什么地方不对!
我们明明比以前更有意识的去管理自己了,为什么我们还是有许多flag没做到呢?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
第一, 我们的flag太多了,或者说我们想要的太多了。我们想要每天跑步5公里(约1小时),吃健康的食物(做饭吃饭3小时),读1小时课外书,学1小时英语,再陪家人1小时,还有8小时的工作,还想睡足8小时……
一天24小时哪里够?
第二, 我们的业余生活太丰富了。看电影——“嗖”地一下,一下午就过去了。玩游戏——“嗖”地一下,一天就过去了。出门旅游——“嗖”地一下,一星期过去了……
我们哪里有心思专注于把一件事情做好。
第三, 我们的选择太多,我们不那么当回事儿了。工作,可以选择考公务员、考事业编、考老师、考国企、进名企、进私企、创业、开店……学习,可以选择考研、保研、出国、成人教育、在线教育……娱乐,可以选择看电影、泡吧、唱K、旅游、棋牌、烧烤、野营、潜水、登山……阅读,可以选择……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那么一点:我们一直在追逐我们没有的,却常常忘了我们已经拥有的。我们没有的东西太多,人生苦短,自然会有求不得,求不得自然是苦的。我们为什么不换个思路,换种活法呢?
或许我们可以少一点追求,或者我们可以好好经营已有的,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