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土地绽开绚丽的花
王平华
王平华是著名作家、诗人、画家。《时代中国》杂志社社长 北京资深媒体人。
认识《乡愁守望者》的作者阳昀,已有十几年了,他出生在世界有名的东方人类发源地泥河湾,那里有满山遍野清新诗意的花海如雪,那些雪白莹莹的粉嫩的杏花让人痴迷,狭义。那里的山恍如一条倔地而起龙脊。那感觉说不出的迷离和神奇;那山势地形都很特别; 土城墙,古堡,桑干母亲河,还有弯弯曲曲奇特古杏树、胡杨,那像晚霞一样灿烂的红土,高高低低的滑坡,深浅壕沟非常奇特秀丽。
最近阳原原作协主席阳昀的《乡愁守望者》诗集样书邮寄记给我,我一气就读个差不多。整体诗意清新淡雅,诗句酣畅美妙,词汇丰富再加上叙事淋漓,诗者有喜有忧还是怜?我一下子也说不清。 由于时间有限,最近眼睛有疾稍有不适,拜读诗稿有些疲惫,心情还好。总体感觉诗人的诗作秀美新雅优丽有余,完全体现作者生活基础的厚重,体验生活的透彻,一边读一边感受清新恬淡的美好娓娓道来的诗情画意,算是简单阐述一个读着的感受吧!
诗人生活基础丰富,情感厚重,把自己的家乡方方面面,不管是情、愁、爱、怜和渴望以及包括寂寞与渴望等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写出了自己的生活轨道和情绪和爱恋,整个活脱鲜明的感思与文化渊博以及对家乡的感恩和悟道;体现出诗人精湛熟稔的诗风和艺技;诗歌修辞非常精炼,诗句委婉协韵,再现了他的文学功底和特殊地域独有的风情底蕴;他的思维敏捷,构思精巧,词汇丰厚、诗句流畅,跳跃性强,真乃是不凡的精神世界大展现啊!其特点:垂直含蓄、深掘此地独有的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是以轴线叙事又平铺靓展的形式阐述诗意的韵味。他的诗歌演绎着他亲身经历的生活皱褶,包含着更深邃的内容。把有限的外形事物袒于外露,把无限内在埋于内心。这是整个诗卷的思路,也充分体现着作者广泛而深遂的人生阅历和不断地摸索实践和不辍的文学砺炼功底,才有今天的成就。
诗情是感觉的魔力,更离不开脚踏实地的生活土壤和实践的根基以及文学独具特色的历史切合点;乡愁是文人之根;阳昀的诗歌,是乡愁文学新的一面旗帜,也是乡愁文学的一抹耀眼的彩霞。他的诗歌里记录着他的挣扎与芥蒂、端出了他的坦诚、承载他从小到大的温馨的记忆和渴望习来新鲜东西;如故乡的袅袅炊烟,永远也做不完期待的梦想。如《乡愁守望者》里的诗句:某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在那氤氲乡间小道上/际遇朦胧诗一样的你/你的寂静明亮如星辰/若隐若现/时而恬美又时而飘逸/仿佛看到天使的微笑/幻般魔影生根似住进我心巢/一袭红衣,斑驳了一世年华。”
《乡愁守望者》的立意与叙述都呈现作者的抒情、音律和洗练的诗风,以抒情呈现了出他的《一年风光如风轻》、《释然》这些作品详细阐述了他抒情的心绪。沉重的沧桑与红尘洗礼着作者超脱和释然,见证了诗人那份初心和善念的感伤,这就是生命的约定!诗人具有一双慧眼,具备走出诗人的骄傲!
他有一颗玻璃的心境,对故乡那柔软隐约的牵绊与情愫萦绕在他的心头,静静守望这古老的大地以及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父老乡亲;想象着秋林里放牧的老人,和那战国时期的沧桑古邑,残留着诗人遥远的记忆;踩着晚霞回归的羊群、林中倦鸟的归巢、村口犬吠等都在作者的诗句诠释和隐喻。
“拾起花瓣和荫郁/古老的杏林涌动着,花语在晨曦中凝往昔日的夕阳,这些诗句仿佛感到诗人的愁忧思绪……聆听季节的柔情甜蜜/杏花安静地守望着,秘密的心事/四月的云朵始终保持芬芳和那远方别梦依稀”。这些诗句都是诗者心灵的再现,诗歌把自己照亮,语言弥漫着的芬芳和孵化着广阔的爱意让人心柔软而温馨!
读过本诗集的人感受诗者对故乡的感恩情怀。情感像一条渊源流淌的河流,“泥河湾” 盆地的独特风貌是诗人丰厚的文化底蕴、历练着作者独有的情素,也形成诗人一道独有的风彩。诗者的乡愁情绪给乡土文学注入一股清澈的溪流,给读者内心增添一份宁静与恬淡,使读者终身难忘!
2021年9月8日细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