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人人都应该有意识的去拥有结构化的思考方式,这有助于成长。
大家总提的结构化思维其实更多是面向输出的,说写文章还是做汇报要有逻辑有层次,要高效而清晰的传达。
但我有时候觉得,如果只用来代替这些方法论,“思维”一词还是用得小了。
我们向外看,简化地说,个人所承担的职场角色也是公司业务部门子结构中的组成分子,再往上走,公司也只市场结构中的一份子,而市场往上还有行业大类......
往内看的时候,把个人当作一个整体的话,文字或言语产出也只是能力结构中的一个,数理分析又占据着其他部分的领域。
但是,这种把能力块分开的感觉,似乎能自察起来更容易。
但察觉只是第一步,结构化思维到这也该退居二线了。
如何发展自身是更加关键的,这不应当是随机的,毫无逻辑的。
比如,想象自己有个能力树,但是加点有限,不能看哪个好狂点一通,导致某个分支极其长,有的却没有任何分叉,要知道瘸腿很难走得顺利且飞快。
再类比一下,就像游戏里主角的装备,比较增益效果的话,某个强大装备< 搭配的套装。
此时如何组合就变得非常关键,而这是每个人都该结合自身去思考的一件事,重点不仅仅是如何搭配,还有要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