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千古绝唱美人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点击看超链接)
一起来,读诗意《春秋》!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君。子弑父。孔子惧而作春秋。记天子之事。而乱臣贼子惧。约其文辞而指博。以春秋笔法。行微言大义。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春秋既成。弟子口受传指。刺讥褒讳。挹损文辞。不可书见。有鲁君子。左氏丘明。惧人人异端。各安其意。终失其真。因孔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空言。余不惑而读孔孟老庄释。为明其义。延读左书。日夜读之。时人腹有诗书。出口而言。栩栩如在眼前。吾亦如飞跃时空。与之隔席对谈。孟子曰。春秋无义战。今不言其争。惟念其华。思之想之。作《诗意春秋》以记之。是为记。
公元前706年,齐僖公想把女儿嫁给郑国太子姬忽,姬忽辞谢了。别人问为什么,姬忽说:“人各有耦。齐国太强大了,不适合结为配偶。《诗》说:‘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君子评论姬忽,说他“善自为谋。”
北戎(山戎)进攻齐国,齐国派人到郑国求援。姬忽率领军队救援齐国,大败戎军。齐僖公又想把别的女子嫁给他,姬忽又坚决辞谢,别人问为什么,姬忽说:“无事于齐,吾犹不敢。现在由于国君的命令急忙地到齐国解救危急,反而娶了齐国的妻子回国,这是利用战争而成婚。百姓会怎么看我啊?”于是就用郑庄公的名义辞谢了。
姬忽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分别是姬突、姬亹、姬仪,且他们的母亲都受到郑庄公的宠爱。大夫祭仲劝姬忽说:“您一定要娶她。国君宠爱的姬妾很多,您如果没有外力的支援,将不能继承君位。其他三位公子都可能做国君的。”姬忽仍然没有同意。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姬忽继位,是为郑昭公。
“自求多福”,见于现存的《诗经·大雅·文王》。全诗是这样的: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这篇诗是《大雅》的首篇,歌颂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据说作者是周公。朱熹《诗集传》据《吕氏春秋·古乐》篇为此诗解题曰:“周人追述文王之德,明国家所以受命而代殷者,皆由于此,以戒成王。”除了歌颂之外,还向文王和全宗族提出敬天法祖、以殷为鉴的告戒,以求得周王朝的长治永安。
这首诗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被《大学》引用。《大学》相继引用《尚书》中的《康诰》《太甲》《盘铭》等篇章中的“克明德”“顾是天之明命”“克明峻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等句子,最后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作结,强调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强调要有创新精神。
《大学》还引用了“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强调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于”是叹美、赞叹,语气助词,“穆穆”,深远的意思,形容周文王德行高远,举止庄敬、深沉。“缉”,是继续的意思,“熙”是光明的意思,“敬止”是“言其无不敬而安所止也”,也就是他能够做到处处恭敬。
“自求多福”这句诗,简单地翻译,就是求福在自己,不由别人。但是,我们要正确理解这句诗的含义,就得把前后句连起来理解。“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的意思,就是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
在这里,一方面要求人们要加强修养,修养自己的德行,同时还要顺应天命,这样,才能不招致祸患,才能多福。
但是,姬忽明显地把这句诗取其狭义,只是说,祸患福禄,只是我自己的事,不由别人来决定,所以,他接着说了“在我而已”的话。
从《文王》这首诗的整体来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更多地是强调在加强修养。后世的孟子在兜售其“仁政”理念时,也引用了这句诗。
《孟子·离娄》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大概的意思即是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用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故事产生了一个典故,即“齐大非耦”,意思是以门不当户不对为借口而辞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敢高攀。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