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刚刚看完《小小小小的火》,我没想到这本小说会这么吸引我,竟然在这10天左右的时间里把这本将近400页的书看完了。
很喜欢作者伍绮诗的写作风格,也很喜欢这个故事,甚至看完后我在淘宝上下单了一本新的打算自己收藏,并再次阅读,因为这本是我在图书馆里借的。
在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我看到描写小女孩珀尔的段落:
珀尔把螺丝刀收进工具箱,锁好箱盖。“捡来的。”
她往床上一坐,背靠着床尾板, 伸展双腿,仰面凝视天花板,似乎在测试床的舒适程度,穆迪坐在床头靠近她脚的位置,珀尔的脚趾缝里和小腿肚上沾了些青草,裙子下摆上也有,闻起来就像新鲜空气和薄荷洗发水。
“这是我的房间。”她突然说。穆迪一下子跳起来。“对不起。”他觉得脸颊热热的。
珀尔瞥了他一眼,似乎刚才已经忘记了他的存在,而那句话是她的自言自语。“噢,”她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她从脚趾缝里拽出一根草叶,丢到一边,他们看着草叶落到地毯上,过了一会儿她才开口:“我从来没有过自己的房间。”
看到珀尔自己组装床,在穆迪身边自言自语,没有半点矫揉造作,我顿时心生欢喜,嗯,是个独立,爽朗,特别的女孩。
慢慢地,看着看着,才意识到,珀尔的母亲——米娅,才是这本书真正的主角。
单身母亲米娅和女儿从不在同一个地方居住太久。她是一名流浪艺术家。直到后来我才了解到,她对她的艺术事业是多么热爱,以至于,她一生没谈过恋爱、没有钟情于任何一个人,对于她也不是一种遗憾。
她执着于艺术事业和摄影创作,却又不是墨守成规的地方地拍一些传统意义上富于美感的照片。而是用她独有的理解和直觉,进行艺术再创作。
下文来自书中片段:
穆迪发现,米娅并不把自己视为摄影师。她认为,摄影的本质是记录,他很快意识到,在米娅眼中,摄影无非是一种工具,对她而言,相当于画师手中的笔和雕塑家的雕刻刀。
投身工作的米娅,仿佛是一头扎进深海的鲸,陆地上的空气从来就不是她的必需品,潜在深海的每个瞬间都是她真正想要的生活。艺术才是她的空气。
米娅帮助贝比争夺女儿的抚养权,而与此同时,理查德森太太也在帮助他完成她的朋友——麦卡洛夫人,争夺小女孩的领养权。由此,米娅之前的故事慢慢拉开帷幕。
其中的情节我就不过多透露啦。
最后在贝比与麦卡洛争夺小女孩的抚养权官司中,贝比败诉,她失去了她的女儿。
作者伍绮诗写到贝比的哭声“发出动物般的声音”、“有一种不顾一切的决绝”、“她的哀鸣就像从破旧的家具中拔出一根长长的铁钉”。
如此形象的描述让我深深被贝比的伤痛给震撼了。
该有多么悲痛,成年人的哀嚎才像动物一样,带有不顾一切的绝望。这一刻我深深被失去了女儿的贝比的母爱和哀鸣震撼了。
同时又被米娅的话给鼓足了劲儿。
“她会熬过去的,因为她必须熬过去。”
“有时候,就在你觉得什么都没有了的时候,你会突然找到办法的。就像草原上的火灾。几年前我在内布拉斯加见过草原起火,看上去像世界末日一样,土地完全被烧黑烧焦,所有的绿色都消失了,可烧焦的土壤养分更丰富,新的植被长得更茂盛。人也是这样,你知道他们可以重新开始,总能找到办法。”
故事快结尾时,米娅给理查德森家的每一个人都留了一张她创作的照片,半写实半艺术化的风格。而这些包含着故事的照片,也只有了解情况的人才能清楚理解其中含义和米娅对他们的祝福。
撕成长条的粉红色纸编织成的网里兜着一块沉重的圆石头,这是莱克西的——那本应是她不得不承担的负重。
撕碎的笔记本叠成的一群振翅欲飞的纸鹤代表米娅给穆迪的祝福——你可以随时准备飞向更高更好的目标。
一只用纸剪出来的鸟笼,笼子上有个破口,空笼的中心躺着一片小小的金色羽毛,有东西长出了自己的翅膀,从笼子里逃了出去。这是米娅对理查德森太太的祝福。
这让我想起了米娅对理查德森太太的漂亮反击:
“你看不惯,对不对?”米娅突然说,“我觉得你实在缺乏想象力,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和你不一样的生活,为什么大家不都去住大房子,拥有大草坪、漂亮的汽车和办公室的工作,为什么别人会选择和你选择的不一样的东西。”现在轮到米娅打量理查德森太太了,仿佛理解她的密码就写在她的脸上,“这让你感到恐惧,让你觉得难以把握,因为你放弃了,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她的嘴唇一挑,露出一抹锐利、怜悯的微笑,“你究竟放弃了什么呢?喜欢的男孩?出远门的机会?还是整个人生?”
小时候,我们总认为长大后的人生很美好,有很多很多的梦想和愿望,可随着年华流逝,年岁增长,心里的小小火苗也在慢慢消失,生活的不易和无奈,让我们感觉有些事情我们无能为力,只能跟随命运的洪流漂泊,那些以前的梦想好像也只是想想而已了。
可是我仍然觉得,人生不只是这样而已,不可就此妥协,不可轻易放弃,我们应该拼尽全力,去过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我们可以不完美,我们也可以过安稳的日子,或者也可以选择动荡和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只是你要知道,我们都应该在自己的道路上奋力前行,点燃星星之火。
唯一重要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野火也不会烧尽草原,春风吹又生。任何困难面前,我们的人生也总会重新找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