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说:“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就不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是纸上的铅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然后在你心里活起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树立以读为本的思想,在读中感悟语言,培养语感,升华情感。读是感知散文之美的一把钥匙,是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的一种特别手段,让学生沿着文字铺就的这条小径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
《昆明的雨》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三卷,是汪曾祺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类,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同时,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已经具备了散文学习的一些基础,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决定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贴着文字深入文章,去感悟字里行间的感情,去品味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把文中语言的品味做为本文的重点,把读懂文字背后蕴含的深情作为难点。
【课例叙述】
片段一:速读知内容
1.阅读课文,课文题目是《昆明的雨》,本文仅仅写雨吗?课文描写了昆明雨季的哪些植物、人、事?这些与雨有关系吗?
明确:仙人掌、各类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果子杨梅、缅桂花、酒店院子里的木香花和雨中檐下的鸡。作画题字、房东送缅桂花、去莲花池边上的小酒馆
一切都是在雨季。
2.请借文中的几个词语描绘昆明的雨给人的感觉。昆明的雨季有哪些特点?
明确:相当长的,并不使人厌烦,不使人气闷。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3.作者曾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本文正是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景物的美如仙人掌、木香花、缅桂花;滋味的美如牛肝菌、鸡枞、杨梅;人情的美 如以仙人掌代替篱笆猪羊怕扎、如卖杨梅的姑娘、房东和她的养女送花、氛围的美如小店喝酒
评析:
从题目“昆明的雨”入手,引导学生感知文章都写了哪些内容?昆明的雨有何特点?以及文中都写了景、事、物、人所体现的各种美,让学生通过触摸文字走进昆明雨的世界。
片段二:品读赏语言
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汪曾祺的语言如话家常,平淡自然而有神韵。试着从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这四个方面,品味语言,做点赏析。
要求:以“------让我感到----的美,因为------,写法之妙在于-------或我从------感受到了语言的-----”的句式说话。(提示赏析的角度:修辞、描写方法、表达方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语言风格甚至标点符号)
示例:
1.“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这一句体现了滋味美。“这个句子很有特点,” 这些逗号能去掉吗?不可以。这是一个短句,如果去掉逗号就变成了一个长句了。我让学生试着用声音传递出短句所表达的内容?牛肝菌的滑、嫩、鲜、香的感觉油然而出。我顺势引导学生,再读这句之后总结:这短短的一句话,用了六个标点,这在句式上叫短句。用短句的好处就是简洁明白,如话家常这短短的一句话,用了六个标点,这在句式上叫短句。用短句的好处就是简洁明白,如话家常,这就是汪曾祺语言的特色,平淡有味。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明确: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杨梅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人物的美、氛围的美,我让男女生轮读,让他们模仿去读,
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明确:让学生注意这些副词,表示程度或者范围,在表情达意上,副词有着实词无法达到的效果,可以用赞叹的语调去读。)
4.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明确:“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喜爱、赞叹之情。景物的美。
评析:
汪曾祺的散文如诗如画,需要不断朗读、默读进行玩味。这一环节是最重要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深入阅读,细细品味的过程。在课堂上我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沉浸于课本好好地“读”,让学生加上表情去读、让学生注意副词、让男女生轮读、让男孩女孩模仿去读,不同形式的读贯穿整节课,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还让课堂真正上出了语文味儿,整节课学生由自主合作到师生互动,步步为营;真正学习品味语言的方法,提升细品遣词造句,涵咏语言的能力。
片段三:悟读明情感
挖掘文字背后蕴含的深情是本节课的难点,我通过两个方面引领学生揣摩作者的情感。
1、昆明的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找出最能直接表达作者深情的句子。
第2段、第11段:我想念昆明的雨。
2.文中除了直抒胸臆的句子,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深情?
(1)人情美“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那是什么?
明确:昆明并不是作者的家乡,对于客居昆明的作者来说,房东没有经济来源,而且还带着一个养女,生活比较拮据的。可是,她依然把作为自己经济来源的、珍贵的缅桂花送给在异乡求学的作者,给出了作为当地人给予外乡人的那份温暖,所以,作者说,不是怀人,不是思乡,应该是对房东的感动、感激和对这份人情的怀念。
(2)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鸡是敏感的小动物,一靠近它们就要逃走的,现在却如此安详地站着,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很——安全、静谧,鸡很有安全感。
资料链接:
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年,三天两头 有警报。有时每天都有,甚至一天有两次。昆明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有时竟至在头一天广播:明天将有二十七架飞机来昆明轰炸。日本的空军指挥部还真言而有信,说来准来!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 报”。
明确: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是1984年,回忆的是40多年前的一段时光,我们可以推算一下,那段时间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作者客居昆明有家难回,战火纷飞的年代难得的安稳与宁静让作者倍加想念与珍爱。所以作者才会感叹道“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既有淡淡的乡愁、离乱中安稳宁静的心境以及家国情怀。
评析: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宋朝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本文用雨这个带有浪漫色彩的意象传达出,对昆明的民风、人情的想念,对宁静、恬淡生活的留恋。我先让学生找出直抒胸臆的句子,接着找出其它含有深情的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情感,让学生读出人情美,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读出作者对昆明的深厚感情,读出作者在异乡得到的不一样的温暖与感动,由浅入深、一步步地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
课后反思: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总在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并用传神妙笔娓娓道来,“凡人小事蕴深情,语言淡而有味道”,这是汪老散文语言的特点。《昆明的雨》,看似写雨,其实描绘的是一幅画中的故事、一段怀念的时光,一段有雨而生的淡淡的乡愁以及雨中美景陶醉的闲适恬淡之感,我爱这种写进人骨子里的文字,我爱着生命被启发的瞬间......我爱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汪曾祺。
本节课最为成功之处就是立足于文本,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读,学生能沉静于文本,深入到字里行间,充分挖出文本所藏之深意,去感受文本的美,去感悟作者蕴含其中的情;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突出自读课课型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读文章、自主研究、自主发现、自主构建、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方向,在关键处加以点拨。
有一种解读叫做“深挖细品”,有一种培养叫做“授之以渔”,有一种精读方法叫做“涵泳语言”,有一种生成叫做“预约的精彩”,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坚持以读为本,慢慢地走、细细地品、深深地悟,在语文这条诗意的路上,我将和我的孩子们“向青草更青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