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只有这样,我才能自由地做自己。——海德格尔
当生命进入倒计时,你会想些什么?对这个世界有太多不舍,对自己的生命又有太多不甘。
国家一级作家、文化学者雪漠的新作《爱不落下》,就讲述了一位叫“丫头”的粉丝在得知自己身患舌癌后和作者雪漠老师的一封封书信,从自暴自弃到重拾信心,笑对死亡的故事。
子欲养而机会不再
“丫头”的家庭并不幸福,一个家庭暴力的父亲,一对关系冷淡的哥姐,还有一位充满恨意的母亲。
母亲对她并不差,但是“丫头”的内心深处却有一种因为失落而产生的恨意。她的恨或许是来自对母亲“怒其不争”的失望,恨她为什么不离婚,恨她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
归根到底,“丫头”对母亲的恨源自于这个并不健康的原生家庭。
但是在给作者雪漠的信中,“丫头”提及最多的,还是对于母亲的愧疚,或许内心深处,她还是爱着母亲的。
她说: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永远地错过了。
当然她面临的并不是父母变老的问题,而是自己的身体再也不会给她任何弥补的机会了。
“丫头”在信里做了深刻的剖析,母亲很爱她,她也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妈妈的爱,却没能及时地把爱反馈给她。
但是,当自己的生命走向尽头,自己逐步被“消解”,当这个世界真正地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她才从细节里看到了母亲的付出。
愧疚充盈着纸面……
其实对于“丫头”曾经的这种“理所当然”,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雪漠说:人的后知后觉只是情绪,哭过忏悔过,就忘掉了,以后仍然我行我素。
说的就是正在读这本书的我们呀!
我们通过这本书感受到了情绪,是不是在合上书之后,就抛之于脑后再也不会去理会?
因为我们还有时间,我们会把这些愧疚暂且放一放,告诉自己,先去解决所谓“迫切”的事,至于反馈父母给我们的爱,待机会吧……
但一旦“亲不再”亦或和“丫头”一样,自己不再有弥补的机会时,所有的愧疚和悔恨简直能淹没自己!
所以,与其沉浸在往事里打压自己,不如更加珍惜当下,做一些事情让父母们感到幸福。
真正的快乐,不能寻找,只能放下
佛曰:执执念而死,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
人们很多的痛苦都是来源于执念,为了这份执念,我们不断地争,不停地抢,在渴望、争夺、空虚、失望中不停地轮回。
其实,我们羡慕的,往往比不上我们已经拥有的。
“丫头”的执念和普通人的那些永不满足的欲望相比,已经可以算是最低限度了。
她羡慕年轻、健康的女孩,曾经她也拥有过着健康和自然的美,但彼时的她一点也不知道。
如今在生命驶向终点的路途上,“丫头”充满了懊悔和不甘。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的呢?或许对于旁人而言,自己的现身说法可以给他们一点警醒,而对于自己,除了情绪上的悔恨和思想上的折磨之外还能有什么?
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或许在他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大抵是不快乐的,否则就不会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了。在他眼中,苦或许就是“一种摆脱不了”的宿命。
每个人都有自己在乎的东西,也有自己不想失去,却仍然失去了的东西。
雪漠说:所有人的快乐,都在于放下了这一切,找到了一份安宁。
是啊,“小富即安”、“知足常乐”、“断舍离”,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岁月终究会把我们所追求的一切抹去,真正的快乐,不能寻找,只能放下。
也许,身处生命边界时,我们还会为那些得不到的,或者为那些失去的东西感到不甘和痛苦,但这只会让我们感到更痛苦!
那些追求的本质,不就是为了找寻生命的快乐吗?
还是放下执念,感受下为数不多的快乐吧!
真正的可怕不是一刀毙命,而是对希望的蚕食
很难想象,如果已预知生命的尽头,还如何能保持对生命和生活的希望。
尤其是在遭受病痛折磨的时候,命运会毁灭你引以为傲的一切!这个毁灭的过程还是缓慢的,一切都很细微,但有刚好维持在你能够清晰感知的程度。
这才是真正残忍的地方,就像古代的凌迟之刑,一刀一刀,直到把你所有的意志和信念全都瓦解,被恐惧裹挟,失去任何挣扎的理由。
“丫头”便是如此,舌癌的侵袭彻底让她乱了脚步,前一天还在认真算“生命账”,希望在末日之前能过好每一天,珍惜每一个人和自己拥有的一切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瘦的可怕,所有的盘算突然崩塌。
这不仅仅意味着发现了死亡的逼近,也让她无法让自己在日益恶化的状态下生活下去……
真正的可怕不是一刀毙命,而是对希望的蚕食。是啊,眼睁睁地看着希望一点一点地消失,这和一刀一刀割下去又有什么区别?!
其实这一切都是无常,雪漠老师说,无常并不是悲剧,它只是真相,只要我么能明白无常,接纳无常,放下无常的一切,守住内心的那份清凉,做一些有益于世界的事,人就会幸福和快乐!
这份快乐不需要世界来配合自己,因此也不会失去。
生命就是一场戏,我们是参与者,更是看客,我们自己的剧情里也有别人的戏码。
所有人都是这场戏的主角,他们都在演着属于自己的那场戏。
而雪漠的本意就是需要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其实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看着这世界的此起彼伏,就像在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飞快发展的剧情也无法让我们觉得惶恐,因为这些剧情里,有我也无我……
所以,尽管希望正在被蚕食,但毕竟在我们这个躯体被消灭之前仍然坚强存活着。
就如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所言:人间困苦历尽,还未泯灭希望。哪怕长夜漆黑,也将升起太阳。
当我们看破这一切时,一切的变化都无法再伤害到我们……
走好脚下的那一步,就是对死神最强大的蔑视!
结语
无论是面对自己在乎的人,亦或是自己内心的快乐和希望,雪漠告诉“丫头”的其实只有一个字:爱。
就像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在她的《小妇人》中说的那样:爱是我们死去时唯一能带走的东西,它能使死亡变得如此从容。
书中“丫头”的改变都印证了爱的力量,这份爱有作者的给予,更有她自己内心的生长。
确实,生命中的一切终将逝去,唯有爱永不落下!
拥有爱的人,才真正拥有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