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一个猪头开启的平凡一天
清晨醒来,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把大地烘得暖洋洋的。这种天气,总让我心生喜悦。这样的日子,最适合领着毛孩子们去海边。送走沙先生和孩子后,我先拉着Buddy一路向海边跑去,身后传来Baby和Coco在屋里着急的喊声。
进入田野时,我松开了Buddy的绳子,任由它撒欢似的奔向海滩,而我则悠然地跟在后面。Buddy和Baby的速度我永远追不上,但返回时,我会把它们拴好,经过奔跑后的它们总算安分下来,乖乖地随我步行回家。这样的安排既让它们尽兴,也确保了我们一路无虞。
Coco总是最后一个出门。因为它天性贪玩,稍不留神就会跑去邻居家,最危险的一次,竟然跑到了离家很远的地方,我开车才把它找回来。从那以后,Coco出门必拴牵绳,哪怕是去海边也不例外。
回到家,我简单吃了早餐,又给毛孩子们每人开了一罐罐头。这份“早餐仪式”结束后,我惦记起车库里的那个猪头——昨天邻居给的那个。
我走进车库,先固定好煤气罐和煤气盘,然后打开邻居精心包好的猪头。包裹一打开,那血淋淋的模样瞬间让我愣住。邻居把整张猪头皮都剥了,红红的肌肉暴露无遗,活像一件残酷的艺术品。我忙不迭地重新包好,心里暗暗庆幸——没了皮的猪头,至少少了一个让我犯难的环节。
处理猪蹄和猪耳朵倒是颇费功夫。我点燃煤气盘,用火烧去坚硬的猪毛。猪耳朵特别肥大,这让我想起昨晚邻居打来的电话。他问今年的猪头和耳朵是不是比去年大,我如实回答他:“确实比去年的大。”他听完后嘱咐我,记得把猪头骨还给他。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返还猪头骨?其实,这是邻居的特殊爱好——他喜欢做标本。去年我把猪头骨还给他后,他精心处理,做成了一件展示品,摆在自家架子上。他家里还有各种动物标本,都是他亲手制作的,其中我最喜欢一只青蛙标本:那薄薄的一层青蛙皮被吹鼓得圆滚滚,肚子上还缝了一道小拉链,细腻的做工让我自愧不如。
忙完了烧毛,我把猪头、猪蹄和猪耳朵一一带回屋。猪蹄和猪耳朵先放进冰箱,而那硕大的猪头被放进了厨房里最大的锅里。为了增加风味,我加入了几包卤料,还特意多放了些老抽,让猪头更添色泽。然而,尽管是家里最大的锅,猪头依然难以完全浸没。我只好一边煮,一边用勺子将卤汁不断地浇在它露出水面的部位。
煮猪头是个耐心活。四个小时后,猪头终于炖得酥烂,香气早已弥漫整个小屋。毛孩子们围着我团团转,眼巴巴地望着锅,生怕错过任何一点美味。
但接下来的事却让我手忙脚乱。猪头太大太沉,我几次尝试,都没能把它从锅里提出来。正当我急得不知所措时,沙先生下班回来了。两人合力,总算把猪头小心翼翼地提到了一个大盆里。
“记得把骨头留下来,”沙先生再次提醒我。我点点头,心里却已经在盘算:等到猪头凉了,就开始分肉,那一口浓香软糯的猪头肉,想想都让人食指大动。而至于那副猪头骨,等它回到邻居家,可能又会被制成一件独特的标本,成为小镇人家里一段趣味盎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