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科幻小说,那我想你一定读过刘慈欣的《三体》。
即使没读过也没关系,简单说,《三体》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不过《三体》并不是刘慈欣专职在家闭关写作的产物。
刘慈欣是山西娘子关电厂计算机工程师,工作不忙的时候他就会写小说,一天写三到五千字,用时三年出版了《三体》三部曲。
怎么看待一个计算机工程师写小说这件事?
我觉得挺酷的,而且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情时,我很受震撼。
— 1 —
什么是秘密项目?
写作就是刘慈欣的秘密项目。
一个人平时该上班上班,自己私下干一件大事儿。
秘密项目不是普通的业余爱好,而是你心里特别渴望要做的事情。你得非常严肃认真,每天都取得进步,最终达到很高多的水平。
白天,你是一个身份,晚上的你还有另一个身份。没有人真正了解你,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在做什么。就好像一个超级英雄,你说刺激不刺激。
— 2 —
为什么得“秘密”的做?
既然是真的喜欢,那这么好的项目干嘛要“秘密”地做?我全职做,甚至邀请小伙伴一起做不好吗?
万维钢老师说,其实关键不是全职还是兼职,关键是你做的这个项目要有一点“疏离感”。也就是说你不应该跟一大帮人在一起凑热闹,你得独立的干。
疏离感能激发创造力。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能达成伟大成就的艺术家、作家、甚至科学家,都是自带“疏离感”的人。
比如,周星驰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如果只看作品,你会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无厘头的人,但其实他私下沉默寡言,作为娱乐圈的大佬就连过生日也只是几个朋友小聚。
像周杰伦、周润发、郭德纲都是这样,他们和热闹的娱乐圈保持着“疏离感”。
爱因斯坦虽然出生在德国,可他最反感德式教育,不但从小跟社会疏离,而且成为物理学家之后也跟整个物理学界疏离。
没错,以上这些有伟大成就的人都保持着“疏离感”,但他们不是玩儿不好大家都在玩儿的东西,而是自己有一套东西在玩儿。
有“疏离感”的人创造能力更强,是因为他们自带“外来者”心态,能用不同的视角去看问题。
跨界整合往往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就是因为创新是想法的连接,而越遥远的连接,往往越有意思。
— 3 —
为什么你最好有个秘密项目?
文章看到这儿,你可能会说,投身于一个项目废寝忘食的感觉也很不错啊;或者干脆我就不想搞什么秘密项目,太麻烦。
确实,废寝忘食的完成一份事业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哪怕你的主业已经是你最感兴趣的工作,你也应该在主业之外再弄个秘密项目。
秘密项目可以让你吸收圈外的营养。
最受微博欢迎的内容并不来源于微博,让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并不来自地球本身(来自太阳)。
同理,让你在圈内提高地位的东西,并不来源于这个圈子。
如果一个人一直在一个圈子里混,有什么事情他都清楚,有什么信息他都知道,他也许可以代表这个圈子的水平,但他不能给圈子贡献新的东西。
秘密项目的另一个好处是,你会感觉很好,会更有底气地面对这个世界。
秘密项目是你自己的能量池。面对流行笑而不语,面对世界你握有底牌。
你比别人多了一重生活。你有属于自己的事情可做。
写文章就是我的秘密项目,而且我的秘密项目不止一个,那么你呢?
欢迎留言、转发,我们下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