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完了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一生》,深受感触。
这本书讲的是如何让自己的时间价值最大化,以及怎样花时间寻找人生目标,引导我们主动培养“元认知”思维。
书里令我印象深刻的有3点:
1.多发问,多思考。即多问自己不同类型的问题,而不是总问自己过去问过的问题。比如说,问自己:这份工作对我有意义吗?这份工作将会给我带来发展机会吗?我还能继续学习新东西吗?我有机会得到认可、获得成就吗?我将会被赋予更多责任吗?什么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东西?我将如何评价我的人生?我把自己的资源分配到了我最看重的事情上了吗?我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吗?我有明确的目标吗?我如何评价自己的人生……这些才是真正驱动我们的动力。
2.把自己产品化,规模化,拥有复利思维。如何让时间价值最大化,我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设定目标:未来的“画像”、认同感以及标尺。而这些,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我要确定自己要坚持的事,然后始终坚持它。不过,传统的思维方式聚焦于过去,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则应聚焦于未来。
如今,社会不确定性因素如此之多,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当我达到任何一个目标时都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想清楚自己的人生:首先需要确定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坚持什么以及会在什么时候坚持它——我应该在所有时候都坚持,而不是有时候,也不是大多数时候。找出我在未来取得成功所需的能力,把这些能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则就是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别人。
所以,要清楚自己的能力。我需要了解什么是能力,哪个对我的未来而言更关键,知道哪个应该自己保留,哪个不太重要。
3.与家人、朋友的关系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源泉。多想想“要给孩子投资什么?我的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的伴侣最需要我做的是什么?”“当我们专注于为孩子提供资源的时候,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些问题:我的孩子掌握了培养新技能的方法了吗?学到发展更加深入探索知识的能力了吗?掌握了从经历中获取经验的方法了吗?这些对于培养孩子的做事方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在自己准备好学习时才能学到东西,而不是在我们准备好教导他们的时候。”
孩子们需要被挑战,需要解决困难的问题,需要培养价值观。当你发现自己正在为孩子提供越来越多并没有让他们真正参与进去的经历时,你并没有在训练他们取得成功所需要的应用能力;如果你把孩子交给别人来提供所有的经验,这其实是将自己的责任外包,实际上你失去了将孩子培养为受人尊重和赞扬的人的宝贵机会。
孩子们会在自己准备好学习的时候学习,而不是在你准备好教他们的时候;如果当他们遇到生活中的挑战时你没有在他们身边,那么你就失去了塑造他们价值取向。
所以,给孩子的投资要趁早啊,且必须给孩子提供能够历经生活挑战而生存下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