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还有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要过去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心情,浮躁两个字清晰地在我的脑子飘荡,至于浮躁什么,为什么浮躁,我好像又找不到确切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天气开始变得燥热,也许是我的耳鸣导致,总之我的心情似乎一刻也平静不下来,似乎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可我又总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想要写的东西,却总是在电脑面前盯着屏幕迟迟不愿意下笔,想要看的书翻上几页下一次再打开中间的间隔足以让我把上一次读得内容忘得一干二净,想要去运动,装备倒是准备的很齐全,只是连吊牌都还没有拆开,更别说真正地动起来。我总是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看着这一张有些憔悴的脸,越发觉得好像不认识眼前这个人,“我的生活就这样了吧。”心里有个声音在问我,我很想给他一个否定的答案,却没有勇气能把“不”字说出口,也许这就是书里所说的我连改变的勇气都没有吧。
我有时候在想,是不是人的一生最终极的目标其实只是追求内心的平静,我觉得在这个时代内心能静如止水的人,实在是难能可贵,我甚至连一场电影都不能安安静静地看完,往往看着画面,脑子里却在想着别的,或是被手机信息所影响,我已经大概有两年多的时间没有进过电影院,即便是在家里看电影,也总是断断续续,不能认认真真地很完整地欣赏一部电影,我觉得是时候应该做些改变,能让自己的内心能有哪怕片刻的安宁。
三月份我投了两篇稿子,一个小说,一个散文,说实话,我回头再看的话,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但是差在哪,我自己也不明白,那些东西写得在我看来很直白,没什么深意,小说很平淡,散文又略显乏味,所以其实投搞的那一刻,我自己心里似乎已经有了答案,只是还是会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编辑能“慧眼识珠”,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早已不报什么期待,但你说就此打住吗,那实在不能够,这才哪到哪,我还有很多故事很多想法想表达,所以有机会还是会继续投,没准哪天能碰上一个赏识自己的人呢?
我的长篇小说还在构思,说是小说,我觉得更像是自己的自传,因为我觉得那段时期自己的时光实在是值得被记录的,但跟我的短篇的小说一样,我写得故事似乎还是那么的平淡,没有什么波折,可能吸引不了读者,只是我觉得这就是我的生活啊,而且我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或许就是这样“无聊”,但我却觉得足够精彩,这样说矛盾吗?我觉得是不矛盾的,因为别人和自己,本身就是不同维度、不同感受,这个世界可没有什么真正的感同身受,我的生活可能是大多数八零九零的生活,可是在我看来,正是这样的普遍性,才更值得被记录,不是每个人都是伟人,我没有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那份“恰同学少年”,我也向往,可真实的世界是我就是大多数中的一员,也许平淡,但也能足够让我回味一生。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里似乎平静了很多,因为这一次我没有对着屏幕发呆,没有对着手机,花掉一个小时的时间考虑买不买那把键盘,有时候也许就是这样吧,不是所有事情都得我们准备的万无一失才能开始,开始和结束我觉得是一样的,都是猝不及防的,很多事情都是稀里糊涂的就开始了,然后一边做一边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所以我还是不要在用这些烂借口给自己懒惰找理由,毕竟,如果再拖着,买的那些运动装备可能我就要穿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