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愚蠢地以为:
电影、电视剧都是原著小说的衍生品,只要看了影视作品,大概也不用看原著的。以为小说也不过如此,倒也没觉得什么缺憾。
《金陵十三钗》就是其中之一;
我几乎看遍了所有素材改编的影视剧,就一直没机缘读到严歌苓的原著同名小说。
今年,又是在瑟瑟寒风中的12月,偶然拿到《小说月报》的合编本,跳入眼帘的第一个中篇小说,竟然是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
我惊喜,我诧异,开始相信读书也是讲缘分的。
我关掉手机,捧着泛黄的厚厚的大开本《小说月报》读了起来;
“我姨妈书娟是被自己的初潮惊醒的,而不是被1937年12月12日南京城外的炮火声。”这一读,就没放下,一口气读完,之后,又立即坐下来敲打键盘,写下读后感,
正如书娟“生怕自己将来会把圣诞夜事件记乱掉,就把它写了下来。”
影视,主要刺激人的视听感官,还是在表层的、浅显的;
小说则是在与读者建立起的信任与讲述,是深层次的心灵沟通。
《金陵十三钗》在悲惨牺牲的语境下,
是对无辜善良与蓄意屠杀的对比,
是对畜生恶魔的血泪控诉,
是对数万女性在南京大屠杀终极遭遇的悲悯哭泣,
使读者之我,被深深地震惊啦,心里的血滴,也融汇在这冬雨悲悯的氛围里啦。
记得电影《金陵十三钗》拍竣后,参加一项国际电影的奖项评比未果。
有人认为,妓女换学生的情节安排不道德,所以难以获得国际大奖,
美其名曰,妓女也应该受到尊敬和保护;
读了原著始更知道,这是赤裸裸打着道德的旗号,评判战争下的生命抉择。
试问,在那个黑暗的12月,对受困在教堂的女人们而言,有什么尊敬可言?
有什么活路可选?
直到今天,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一再被否认,被篡改。
由此看来,对抗日题材的小说也好、影视剧也罢都不会过时,
也不要期望获得外国的什么奖,他们喜欢的作品是描写中国人的落后愚昧。
他们不敢听到我们的姐妹们,在那个黑暗的冬夜里的灿烂的笑声和圣洁的歌声!
正如严歌苓在《非写不可——金陵十三钗》创作谈中说的;
“我希望读者和我一样地发现,她们的牺牲不仅悲惨,而且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