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坚持和相信自己。
建筑圈里的奥斯卡最近开奖了。结果让很多建筑师们大跌眼镜。
就因为得奖的不是他们心中呼声最高的那位大师。
Anyway,作为非资深建筑学研究者。小五表示,反正这些名字我都没听过。
但为了装一下,我还是认认真真的看了看,今年这三只黑天鹅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
看完后我就知道,为什么获普利兹克奖的不是你和我了。
学校出名就算了
一毕业就合伙开工作室
说,是谁给你们这么大勇气的?
故事还得从1988年说起,那时候小五才一岁。
家里人乐高都不让我玩,生怕我一不小心当点心给吃了。
d就在这一年,三个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巴莱建筑学院的学霸们一合计。
得,毕业了就一起开个工作室玩吧。
地点就在自个的老家—赫罗纳省奥格特镇,钱多事少离家近啊。
工作室总得有个名字。就拿咱三名字开头缩写得了。
于是就有了RCR建筑事务所,就比我小了一岁。
(这也许是小五唯一比他们占上风的一点了吧……呵呵哒)
如果,我是说如果啊。
让你从清华毕业,然后回到自己那个要火车转中巴的小镇上开间建筑工作室,你敢不敢。
就算你愿意,家里七姑八姨,街上三姑六婆的口水都能把你工作室给淹了。
所以,你我,就先看看人家是怎么顶住压力的吧。
事务所一开就是30年
还从来不撕X!
他们的获奖评语里有一条是这么说的:
30年如一日,拉斐尔·阿兰达、卡莫·皮格姆和拉蒙·比拉尔塔三位建筑师紧密协作,以一种对建筑严谨审慎而细致入微的方式耕耘至今。
虽然小五不是很相信他们三十年就没斗过嘴。
毕竟,他们当中有两位还结为了夫妻。夫妻之间,你们懂得。
尽管小五现在脑袋里都是RCR事务所里的非建筑设计桃色故事联想。
但本着继续剖析为什么自己得不了奖的心态。
还是不得不说一说:你看看人家,30年,30年好吗?竟然没分家!
你看看最近网上曝出的众多合伙人分道扬镳的案例,你再看看人家!
想想,要是咱拉上班里要好的基友一起开工作室,你能确定哪天不因为钱的问题闹一闹?
三十年?三年就不错了。
开三十年事务所就算了
建筑风格还这么有特点
说,是谁让你们这么耿直的
甲方没扣你们工钱吗?
评语里面还有一条,是这么说的:
他们的作品充满敬仰与诗意,不仅满足着人们对建筑的传统需求,以期协调自然与空间之美、兼顾功能与工艺,但真正令其脱颖而出的是他们创造兼具本土精神与国际特色的建筑和场所的这种能力。
小五翻了翻火爆的朋友圈,看了看他们的建筑风格:
异形、钢板、各种灰空间。
我就有一个疑问啊,你们这么任性,甲方就同意啦?就没说下雨天不好打理吗?
就不嫌贵吗?
这么喜欢用耐候钢,是谁给你们这么大勇气的,不知道焊点接起来不好看吗?
什么?为什么你们的外立面找不到焊点?!
这事让我想到前段时间的一个项目。一个茶室,也想用耐候钢做外立面来着。
结果因为嫌贵、不好运输,硬是用1米乘3米的耐候钢拼的,拼的!
接缝是黑黑的胶缝!黑的!胶缝!
要命的是,甲方似乎挺满意……
从那以后,我有很长的时间,非常排斥耐候钢这个材料,但我从未想过,怎么靠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也许,就是在身边的工作中,我们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没有勇气站出来告诉甲方他们那些YY是很LOW,很不尊重自然的。
于是我们一边骂着,一边画着。一边看着别人得普利兹克,一边怨着怀才不遇。
可我们有几个人能做到,30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做到真正去为自然、环境、建筑的和谐思考?
我们想的最多的,是30年内如何年薪百万罢了。
不过,要想得这样的“奥斯卡奖”还有一个办法。后文番外告诉你。
番外:
小五,你就不想得奖吗?
不想啊。
等以后老娘发财了,就办一个“五利兹克奖”。
到那时候,想给自己发几个,就发几个。
你们这些关注了我简书的,到时候都可以加分,优先考虑。
优先考虑,先考虑,考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