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我们并不陌生,很多家长仍然在为孩子呐喊,估计当初那些站在起跑线上的孩子,现在都已经为人父母,为孩子们准备下一次的比赛了。
然而,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每个小生命诞生到这个世界上,最先接触的是父母,相处最长的时间也是父母,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长久的影响,有的影响甚至是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这句话的绝大多数人偏向认为命运确定论,强调基因和先天因素的作用。稍微文化程度较低的人会简单粗暴地告诉你:都是他们家的种,一个模板印出来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
1988年12月,哥伦比亚波哥大的马特诺妇幼医院有两对双胞胎男婴出生,却发生了“抱错孩子”的悲剧:每户人家均误把别人的一个孩子当作自家双胞胎之一带回家,由此形成了27年的错位人生。
这两对双胞胎分别是豪尔赫和威廉,另外一对双胞胎是卡洛斯和威尔维尔。由于抱错,豪尔赫和卡洛斯在一起在城市里成长,而威廉和威尔希尔则是在农村的一家屠户的家中长大。
一番机缘巧合,这4个孩子最近终于相认,为“错位人生”感到不可思议。
豪尔赫成为了输油管设计师,而同为亲兄弟的威廉由于在屠户家中长大最终也成为屠夫;卡洛斯成为了会计师,而自己的亲兄弟威尔希尔也是屠夫。
威廉曾经入伍,表现优异,在近百名士兵中拿到唯一的奖学金名额,将要走上军官晋升之路。然而,由于没有高中文凭,威廉最终失去了这个名额。
威廉回忆说,他12岁辍学,当时由于最近的高中也需要步行5小时抵达,家中无力为他就近安排宿舍、购买校服以及支付学费。何况,如果他去念高中,就意味着家中农场又缺少一个劳动力。所以最终只能成为了屠户。
可见"基因"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个重要,真正决定一个人心智成长的是"环境",特别是原生家庭这个最重要的环境。
随着神经科学、认识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等学科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大脑的研究和认知在不断深入,揭示出环境和经验等后天因素对于大脑的影响的深层次原因。
1.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会终身产生新的神经元;
2.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环境和经验会改变大脑结构;
3.在儿童阶段,大部分大脑神经回路会在环境和经验的刺激下经历重要的发育临界期。
孩子最初的学习是通过模仿来完成的,这时模仿的对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模仿对象的质量决定孩子成长的质量,这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从现实生活中,我经常看到商人的孩子长大后普遍成为商人,公务员的孩子普遍会进入公共机构或事业单位,军人的孩子也会从军⋯⋯这并非仅仅是巧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也是最早的老师,最优秀的教育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父母希望孩子有什么品质,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自己成为那种人,孩子在这种环境长期的熏陶下,孩子不出意外也会成为那种人。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很多书香门第的家庭出来的孩子,绝大多数学习成绩极其优异。
然而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是:父母身上没有某种优秀的品质,却要求孩子必须有,而且一天能能给孩子讲一堆大道理,估计一年能写成一本书。比如自己从不学习的家长强迫孩子学习,自己喜欢玩手机的家长强迫孩子不能玩手机,自己从不运动的家长却鼓励孩子要锻练身体⋯⋯这一切的背后,他们会美其名曰: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于是亲子关系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我是一个同时在农村和城市生活过的人,小时候父母工作的关系只能把我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我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直到上小学四年级,我才来到广州生活。在农村我看到,绝大多数的孩子憎恨学习,他们选择早早地逃离校园到各个地方打工,而极少数热爱学习的孩子,很多家庭因为穷的缘故,连孩子上学的生活费和课本费都支付不起,更不用说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了,他们即使有才华和天份也会被无情地埋没。相对于农村的孩子,城市的孩子则幸运得多,他们至少不用为学费和生活费担忧,有相对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许他们的起点是农村孩子的终点。
所以很多时候我想:父母这个角色恰恰最需要职业资格证,很多人为人父母,然心智却更像一个"大孩子",这常常让我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