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乐 / 文
最近在看高瓴CEO张磊的书《价值》,其中有一段经历让我思绪万千:
高瓴资本创立之初,团队遇到了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出资人。于是他们根据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决定把目标定在了海外资本身上——靠打中国故事,打动海外出资人。
他们奔走于世界各地,试图向海外出资人展示中国发展的潜力,然而整个过程并不顺利。
当时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并没有与时俱进,也从来没有机构有信心去投资一个在他们认知之外的国家;没有任何海外出资人愿意买他们的“故事”,也不愿意搭上他们所说的这趟“中国列车”。
最终,张磊曾经工作过的世界顶尖投资机构——耶鲁捐款基金,向高瓴伸出了援手。
耶鲁投资办公室是张磊最早期学习投资的启蒙地,在那里他接受了世界上最顶尖的投资知识和理论。很大程度上,促成高领团队与耶鲁基金团队合作的原因,可能就是他们有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投资理论,更为可能的是对张磊这个创始人的信心。
于是,耶鲁捐款基金向高瓴团队投资了第一笔2000万美元的资金(后来因为表现突出,追加1000万美金出资)。
很多时候,机会这个东西,看似机缘巧合。
作者张磊在书中提及过不要相信运气,但是这一次耶鲁捐款基金的帮忙,其实有些运气的成分,才能达成合作。
在作者的找寻投资经历当中,几乎被所有海外投资机构给拒绝遍了,而唯独他曾经工作过的耶鲁捐款基金伸手帮忙。不会是巧合这么简单吧?
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不是出于对公司创始人的极度信任和笃定,不会有任何一个出资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对一家初创投资公司进行严格的考察,毕竟外面还有许多经验有实力的投资机构。
我不妨先抛出自己的结论——
在你的一生当中所收获的大多数财富,很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那些认识你的人或者你认识的人。
假如是一个打工仔,在公司里能力不凡,被多数同事以及领导所熟知而赏识,从而他得到了晋升的机会,为什么不是表现平平的人?
我们很难接受陌生人的推销,或者我们很难向陌生人推销,但如果能持续联系,让客人从陌生人变成熟悉的人,那可能会大大提高成交的概率?
当我有个好的产品,但其他人并不知道。而我首先会通过介绍给认识的人使用,然后他们自然会帮我宣传出去,和介绍更多的人使用,才慢慢达成交易。
以上情况,都是建立在信任感的基础上,我们只会选择与我们认识的人合作。
这就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的答案。
从今往后,我们该好好地注重自己的社交资本。
什么叫社会资本?
在一个社会或者社区或组织,人总是有名声和地位的。通常情况下人的名声和地位,跟那个组织的层级结构是没有关系的。
哪怕是在奴隶群体当中,也有德高望重的,大家都服的;哪怕是在贵族群体当中,也有傻子,大家都看不起的,瞧不起的,大家都不愿意与之为伍的。
你的朋友圈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你的未来。如果你朋友圈的质量很高,自然你的生活质量也会很高,的得到别人的帮助自然会更多,你得到财富的几率自然不会低;但是如果你的朋友圈质量差很烂,都是一些猪朋狗友,甚至没有几个朋友,你根本得不到任何机会,他会失去很多很好的机会。
他会失去什么机会?或者要付出什么代价呢?当大家有好事发生的时候,绝对不会有他的那一份,至于那好事情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而那些口碑好,人品好,名声好的人,他们会非常注重自己的社交质量,时刻审视自己的社交资本。
我们听说过“强强联合”,正是因为大家知道资源整合才能发挥所长、交换优势,这是双赢策略,是更好地为自己创造财富,而那些没有资源,没有口碑的人,那什么去跟别人交换,那简直就是在索取。——谁愿意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抢了?
注重社交资本,正是为自己与别人创造双赢的局面,而前途是我们必须是一个受欢迎或者有能力的人,再其次起码不是一个惹人厌的人。
当我们开始注重自己社交资本时,我们就会注意自己的口碑,在社交上成为更好的人,积累自己的名声。
那应该怎么积累社交资本呢?怎么“攒人品”呢?
在你额外的时间,在你有额外的精力和在你有额外的金钱,做很多并非自己份内事情或工作。(一切都是在有富余的情况下)
假如你自己泥菩萨过江,你不仅无暇自顾,搞不好你还会惹人讨厌,切记不要做贪小便宜的事情,于人于己毫无益处。
如果你有额外的时间,你就在自己份内事之外帮朋友做一些事情;如果你没有额外的时间,你可以用额外的金钱去帮忙;如果你连额外的金钱都没有,那我建议你还是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份内事做好并做到极致,慢慢地积累。
所以说,做事先做人,做人就要时刻为自己攒人品,积口德,更重要的是做好份内事。当把自己所有事情做得妥妥当当的时候,我们就有底气去做其他事情,更能硬气起来。
结语
原来人生一切的好坏,都首先从如何做好一个人、做一个好人开始。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看重信誉,越来越关注信用的情况下,做个好人显然是长期受益的。
不要高估一年里能做出多少成绩,也不要低估三年后能得到多少收获。把握好自己的事情,做时间的朋友,相信我们的“朋友”会帮我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