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都有新的触动

看了三遍的书,从最初的晦涩难懂到后来的深感共鸣,每一次都有新的触动。而这一次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课题分离这个点了。

上学的时候因为一个男生耽误了学业,一落千丈,所以我恼他,我觉得如果不是他的出现,不是他的干扰我会一如既往的积极上进。我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但还是打消不了他的一些想法。其实当时的自己也知道不能够怪人家,人家想做什么是人家的自由,关键看你怎么摆平心态了。而我是因为不想对自己糟糕的成绩负责才会一股脑的把责任推给别人,在这本书里,看到课题分离后就好像把我小心翼翼保护起来的想法公之于众了一样。我现在呢也终于坦然,终于能够面对过去并不优秀,试图逃避的自己。但是细想一下,我很早就开始无意识地运用课题分离这个点了。

所以我回过头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课题分离讲的是要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区分开,做好自己的课题不要去干扰别人的课题,这就是书里的想法嘛。但是人与人之间不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集体,本就联系亲密难以区分,所以用课题分离很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就是“忘记去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因为我们大概率会想着把自己的课题完成好就可以了,至于对方怎么想,怎么看,那是他的课题,与我无关。自然而然的就会忽略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当我又读到这里时突然就理解了为什么自己小时候就学会的换位思考的技能现在退化了,原因就是我的课题分离用的太偏颇了,这是个很容易就踩入的雷区,我也很庆幸现在把它找了出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