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课前准备
常规的建立,对上、下课的认知,课前、课后的准备,开学第三周,很多小朋友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认知,并知道什么叫“管理自己”(自我管理),我在音乐课上会趁班级事件(突发事件)来给小朋友讲解,并作指导。
(1)喝水。音乐课前的十分钟,我会及时到达上课班级,并进入班级提醒孩子们“喝水”。孩子们刚刚结束前一课,喝水有助于清脑、提神,补充能量。另外,如果是体育课回来,更是孩子们适当补水的时间。夏末初秋,正好换季,很多孩子会因天气干燥而引发身体不适(一19班有一个孩子严重皮炎),所以老师时常提醒孩子“喝水”,不仅是缓解身体饥渴问题,更是让孩子舒适地进入学习的前提。
(2)上卫生间。不要觉得这事小,课前及时提醒孩子“上卫生间”,一方面让孩子尽快适应入学作息规律(课间10分钟,课堂40分钟),这其实也是训练孩子对自己身体的管理与控制。很多孩子经过几周的训练,身体完全和作息规律呼应,但也有孩子适应性比较弱的。另一方面,避免课堂上无缘无故的“上卫生”声音,会打乱课堂教学节奏,甚至出现整班孩子自由散漫的现象。与其等课堂问题显性了再“亡羊补牢”,不如一开始就把这件小事做好、做到位,以免后患。今天去上课,有部分小朋友一看见我走进教室,就自觉地拿起水杯喝水,而后静悄悄地去卫生间……提醒到位,引导规范,适当表扬,这样的好习惯才会在一年级慢慢养成,并有持续的良性循环。
(3)有序整队。课前,我一般人在教室里作提醒:喝水的提醒,时间的提醒,观察是否有异样的状况等,使得外面整队的小朋友处于无人督促状态,这时往往是比较混乱不堪的。不要以为一年级的孩子教了就会,他们知道“排队要安静”,但在具体排的时候依然打打闹闹,追来追去……有人说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非“近在眼前,远在天边”,而是“一个道理从知道层面到落实行动的距离”,更何况,我面对的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孩子呢?
这时候,如果有负责的班主任老师协助我管理班级排队、路队,我会省心不少,两个老师一前一后,非常有效果;但我也不能一直指望有班主任老师在场啊,所以整队的速度、效率明显就会差一些,有时带了路队前面,中后出现问题;有时带了中后,前面又歪歪扭扭。所以,孩子们怎么排队、怎么行进、怎么管理,一直是我需要坚持做的事,包括后续可以请自我管理能力强一点的孩子来协助我。
二、关于课堂学习
(1)适当地放慢教学节奏。第一单元《小手拉小手》我备了四课时,加上“开学第一课”(一课时),按进度计划,本周结束第一单元。但事实上,有些内容很可能拉下来(没教完),另外,班级与班级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我觉得这很正常。为什么呢?我和新徒弟交流的时候也特别说到了这一点:一年级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包含:孩子对新学校、新老师、新班级的适应性。离开原来的学校、原来的老师、原来的同学,进入一个新环境、新集体,面对新老师,难免需要一定时间的调整与适应,包括心理上的适应期。第二,孩子对集体生活(学习)的适应性。班级授课,需要个人适应整体教学,而不是整体教学来适应个人(当然,有老师也会做这样的调整),所以44个孩子无论怎么参差,老师所做的总是想“教学更整齐”一些,进度更“一致”一些。难免,会有孩子不适应。第三,孩子对学习任务不断叠加的适应性。课时内容,单元内容,学完一课接着一课,学完一单元接着一单元,孩子处在一个不断叠加的学习状态,环环相扣,暂时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心理上会产生压力。
所以我说的“适当地放慢教学节奏”,把四课时上成了五课时,把五课时上成了六课时,看起来没有达成既定目标,事实上这样的放慢是为了孩子后续更好地学习。或者说,这样的放慢是为了孩子后续达成更高效地学习。
(2)教学与常规训练结合。“上一年级的课好累啊”,这是我三周最大的感受。每次上完课,我都大汗淋漓。遇到两节课是连着上,那真是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每一节课,我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全力地付出。一边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一边引导孩子的学习习惯。比如第一单元《小手拉大手》的学习,学会演唱歌曲《快乐的音乐娃》和《小手拉小手》,学会聆听《玩具进行曲》和《快乐小舞曲》,并做相应的动作,学会一首儿歌和一首律动《上学路上》。所有这些内容涉及演唱、聆听、律动、念读等不同的表达形式,这就要把学习与习惯结合训练,如聆听《玩具进行曲》,需要听出:听出歌词中的人物(哪些伙伴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听出大概内容(他们在干什么?结合听到的歌词。);听出音乐表达的情绪(神气,有力)。如果没有认真听、安静听,不可能听出这三个不同的维度来,所以教孩子聆听音乐,就是教孩子聆听习惯的养成,就是教孩子自己去听出音乐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当然,个体经验越丰富,个人感受越深刻。)
再有演唱歌曲与演唱习惯的培养,也是相互结合的。在具体歌曲的演唱中,指导孩子声音的控制,与他人合作时声音的表达,以及边演唱边聆听(音乐)的习惯。第一单元学唱歌曲,个别孩子会有大声喊叫,也有孩子故意捣乱,就需要老师耐心指导、反复练习,直到孩子唱出有进步的声音,并告诉他们“这才是美妙的歌声,这才是自然而舒服的声音”,让孩子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一起唱歌,不需要使太大劲儿,需要控制自己的声音,使大家的声音做到整齐、优美、舒服。
(3)多展开情境式的学习。本学期我几乎所有的课都在下午,有的还是下午第二、第三节,说实话,孩子到了下午这个时间段都很疲劳,所以我明显感觉到上课需要多一些“动”的设计(再让孩子坐着学,坐着唱,确实也坐不住)。站起来唱歌,加几个动作,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让孩子既用声音表达,也用身体表达,还能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性。
另外,第一单元的歌曲《快乐的音乐娃》、《小手拉小手》,聆听《玩具进行曲》,律动《上学路上》等,都可以创设孩子们熟悉的场景,以故事叙述展开,让孩子在情境中演唱、聆听、律动,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这里,特别需要强调老师的语言能力和整体的表现力。简单的道具,老师生动的语言,就把孩子带入了故事场景中,这大概也是吸引孩子的方式之一吧。所以,我在看教材其他内容时,就在联想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怎么和孩子的学习生活对接,怎么和孩子的已有认知对接。总之,要让孩子随着情节而进入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关于课后交流
1.对于特别(特殊)孩子,课前、课后增加私聊。三周的学习与交往,班级中个别特别(特殊)的孩子也差不多了解了,音乐老师的我能做的就是:不带任何歧视地和他们正常交往,有时似乎要更多地和他们讲讲话、拉拉手、谈谈心,增加身体互动,增加与孩子的交往,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
2.早读,午睡,放学,有空就去教室看看孩子们。因为担任一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我会更多地走进一年级教室,如去看看孩子们的早读情况,去看看孩子们的午睡状况,放学的时候看看孩子们的精神面貌。与其对一个具体的孩子要求这、要求那,不如真实地和孩子们在一起相处。身为老师,你不仅是孩子知识上的老师,更是孩子精神上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