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夫子说的这句最为国人耳熟能详的,也是上一辈每每告诫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金句。那么怎么理解此句,就如分岔口延伸的两条路,一条是大伙经常走的路,理解为人生感悟。正因为路上有路灯,所以走的人就多了,就会按一盏路灯到另一盏路灯的时间距离理解人生,到了三十岁这盏路灯时应该怎么样?到了四十岁这盏路灯时应该怎么样?
另一条是行人很少的路,理解为学习。这条路的路灯当然是忽明忽暗的,在路上好不容易碰到一个人,你去问路时,他也一片茫然,前方还是不明。所以能摸索的到达一根根电线杆的,一条道走到黑的人少之又少,不然,要么就是瞎子,要么就是大器之人。
其实这两种理解都没错,因人而异,这是万能的一句。从夫子游学的经历来说,学习来自生活,而且在前已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人生与学习有相通之道。处世时,各年龄段所反映的人生清晰度不同,自己的感知便不通;为政时,从努力上位到在其位,再到不在其位,冷暖自在人心,也是最能理解此句的;为学时,也最是认知贯通的时候,因为搁置一个有血有肉的终身学习者人在活生生的生活中生活着,当一天一个榔头击穿隔堵中间墙的时候,那种开脑洞的顿悟脱俗不凡。所以不假圆滑的说,当一个人朝着自以为的那一个方向理解,只要与自己真真切切的发生关系了,有精诚所致,必定金石为开。
标榜一个人的成绩就看他的简历美德,你看某些专家的讲座,某个领导的简介,人生经历是必说的,当然,夫子可没那个意思。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观之,还是从为学的角度去理解吧,以下是孔子的一生学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十五岁就有志于求学,较于现在而言,相当了不起。十五岁大概就是初三的时候,这时候自己有心于学习少之又少,殊不知,这时候社会就用筛子大浪淘沙残酷的挑选,形成社会分层的头道工序。摆在学生面前的就几种可能性:成绩好的就上好高中,成绩一般的就上一般的高中,成绩差的要么进入职业学校,要么踏上社会成为务工务农主力军,成绩差的家里殷实的不管是继续读书还是踏上社会,终在自己父母亲的资源底盘下在社会层次上不会掉队。还没等立志就被社会属性的浪潮拍在沙滩上,根据成绩比例,成为社会金字塔的新生力量就此充军。
“三十而立”中的“立”还是立志的立,既然十五年有志于学,那么十五年后就该检验所立的是否还在?在,那就基本可以看得见未来的发展方向。再看是否立不立得住?这时也是成家立业,学术冒头的时候。这个立就进一步说,大家都站着,你也立着,就很难感知鹤立鸡群的“立”。
“四十而不惑”,又进修了十年,四十岁就无所疑惑。根据李零在《丧家狗》中所说,当时孔子在四十岁之前都在出国找工作,屡屡受阻,所以在三十五岁到五十岁这段,就死心塌地地做学问,全力治学,越学越明白,就不惑了。就相当于现在段位高的人看行业内的一些事和现象,立马就能一清二白,所谓“新手看哪里都是新奇,老手看哪里都是俗套”。
“五十而知天命”,本身内力很高了,又进修了十年,到了自己盖棺材盖的时候了。学习的目的当然是学以致用,从夫子的问政来看,就可知,学习后就是要参政,就是要做官,那么就要看天命如何了,不然学了三十五年的惊世伟才之学,连只麻雀都抓不到,就只有似王国维的绝命辞所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因为很多有成就的古人,都只活到五十岁左右。不管能不能中彩票,就认命吧。
“六十而耳顺”,意思就是到六十岁,不管是好话的还是不中听的话,都不觉得刺耳。这时要结合夫子当时的情景就更为生动。尤其是六十岁的孔子,在前往郑国,与学生走散,独自在郭城的东门外等候。有个郑人跟子贡说,东门站着个人,脑门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丧家狗,垂头丧气。子贡就把话一五一十的告诉孔子,孔子不以为忤,反而平静的承认自己是丧家狗。由此观之,无需再说其它话。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68岁回鲁国,69岁,儿子死了,71岁绝笔《春秋》,颜回病逝,72岁死于卫国。你说在70岁所说出的话,修炼到了这个份上,想怎么样都不为过,都不会越过规矩。就类似将卖油翁倒油样,刻意练习到这个份上,再怎么也不会撒油的。
文人,从为学的角度,就这么几句话,概括了一生。文人呐,总有些郁郁不得其终,不能如愿以偿。那就请各位对号入座了,你到了哪一段?你又是怎样一种境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