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因为工作太忙中止了三天的写作,感觉时间过了很久,而且自己在认知上没有进步,非常堕落。所以不管怎样,我还是决定只要条件允许,我会把这个系列写下去。理由有两个:一方面,补自己在经济学上的课,另一方面,输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在《琳说曼昆经济学之富国与穷国的差距二》里,我介绍了几个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天要把剩余因素讲完。
·产权和政治稳定。
这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产权是指人们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有行使权力的能力。理解这个问题,可以反向思考。假如一种情况,如果你辛苦研发一个产品,可是不能拥有产权,或者说没有支配产品的权利、没有买卖产权的产利,你会怎么想?还会继续发明创造吗?再比如,假设你虽然拥有一个产品的产权,可是你的产品一面世,你的技术就被人山寨了,法律没有严惩偷专利的人,或者法律程序非常复杂,你没有办法得到应有的赔偿。这种情况下,你还会继续发明创造吗?
答案显而易见,就如大锅饭时期,人人都在假装努力干活。
对产权的一个威胁是政治的不稳定性。如果一个国家政治经济不稳定,人民就很少有储蓄、投资和开办企业的激励。外国人就很少会在该国投资。
因此,一个拥有有效的法院体系、忠诚的政府官员、稳定的政治局势的国家享有的生活水平会比那些不拥有这些条件的国家高。
这个问题可以继续延展到管理当中,当我们设计活动方案、设计绩效指标或管理制度时,最好能从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出发,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出发设计指标,方能真正起激励作用。正如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说的一样,不要忽略激励的作用。
·自由贸易。
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回想一下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成就,以及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以归纳出自由贸易对一国经济带来的好处。我记得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很多学者担心中国的民族产业会受国外产业的不利影响,甚至有些人喊着:“狼来了!”可是实践证明,这些年中国的自主创新做得比过去好,华为、小米等众多民族品牌崛起了。
关于自由贸易这一点,请注意,曼昆提出:贸易是一种技术。他认为,当一个国家出口小麦并进口纺织品时,该国如同发明了一种小麦变为纺织品的技术一样获益。因此,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物品与劳务的国际贸易能改善一国公民的经济福利。穷国实行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外向型政策会使其状况变好。
当然,一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量不仅取决于政府决策,还取决于地理环境。比如中国的东部沿海与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就比较明显。以笔者所处的泉州为例,以外向型经济为主。靠近大海的东部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优势就十分明显。再看世界上许多重要城市,纽约、旧金山、香港等都位于海边,他们经济发展得好并不是偶然的!
·研究与开发。先举个例子,支付宝、微信支付技术改变了许多经济生态,比如空荡荡的银行、支付宝对金融行业的冲击,共享汽车改变了人们出行习惯、缓解了交通压力等等,再比如大数据对各个产业的影响,我们引以为豪的动车技术缩小了城市之间的距离。接下来的区块链技术,又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政府鼓励研究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专利制度。在本质上,专利给发明者对其发明的产权,这就把他的新思想从公共物品变成私人物品。通过允许发明者从其发明中获得利润,专利制度就增加了对个人和企业从事研究的激励。
·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对社会的影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是争论很久的。最著名的是英国马尔萨斯《论人口对未来社会进步影响的原理》提出,不断增长的人口将始终制约着社会养活自己的能力,结果人类注定要永远生活在贫困之中。
但是,从他的年代到今天,200年过去,世界人口增长了6倍,但世界的平均生活水平也大大提升了。饥荒虽不时出现,但通常是收入分配不平等或不稳定的结果,而不是食物生产不足的结果。
马尔萨斯错在哪里呢?正如前面所提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大大提高生产率,使每个农民养活的人更多了。人类创造力的增长抵消了人口增加所产生的影响。
联想到中国的独身子女政策到现在的鼓励二胎,是不是也是对马尔萨斯的一种辩驳呢?
总结一下,我们这些天琳说曼昆经济学,已经把生产率的重要性以及影响生产率的几个因素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