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陨落——伊斯曼柯达最后的时刻?
如同个人电脑时代的微软,IBM,互联网时代的 Google,伊斯曼柯达毫无疑问可以作为胶片相机时代的标志,一个当年绝对如雷贯耳的名字。而今天,这家百年老店却轰然倒下,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让我们先看看这样的一些信息:柯达,创立于 1880 年,在影像领域一直是技术先锋和开拓者的角色。到1976 年,柯达占据美国市场 90% 的胶卷销量,85% 的相机销量。一直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柯达都被认为是全球最有价值的五个品牌之一。1996 年,柯达的销售额接近160 亿美元,1999 年,它的净利润达到 25 亿美元。对于一家公司而言,这是多么美妙的数据。
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 2011 年,柯达第三季度亏损达到 2.22 亿美元。而最近一次员工人数的统计也显示柯达的雇员数从 1988 年最高的 14.5 万名降低到只有大约十分之一,而其股价更是在去年疯狂跳水达 90%。对于一家公司,这又是怎样触目惊心的对比?
究竟是什么毁掉了柯达这样一个传奇的公司?根据回忆,柯达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预感到了数字化影象的时代,并做出了相应的准备。柯达也认识到这一浪潮的到来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尽管这会意味着利润的下降。然而,今天柯达的境遇告诉我们,仅仅有正确的认识远远不够。会如此落魄,很大的原因,是一个“慢”字。
首先,是柯达雄霸天下后的骄傲心态,让柯达的从企业文化的层面上,面对竞争和改变就没有了快速反应的能力。躺在功劳簿上的心态,从 1984 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就有所体现。也正是那时候,柯达曾经最大的对手富士合纵连横各大赞助商,成功的打入了美国市场。
其次,柯达过于追求生产所谓“完美”的产品,并且这种“完美”,更多的体现出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之相比,更实际的做法,或许是选择边制造和发布产品,边加以改进。
此外,地理环境上缺少竞争者,也同样带来问题。据说,在柯达公司的所在地 Rochester,很少有对柯达的负面评价和指责。来自哈佛商学院的 Kanter 女士说,甚至在柯达决定作出改变之后,它们也花了好多年,才完成第一笔收购。柯达有着令人艳羡的资本,却从来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换取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除了反应太慢,运气也同样没有眷顾柯达。柯达曾经投入大量研究员研发了成千上万的化学品用于胶片行业。后来,柯达认为这些产品可以被用于制药业。然而,上个世纪 90 年代,柯达的制药业务却以失败告终而不得不出售。
对市场发展的误判,则是柯达犯下的另一个错误,柯达曾经认为中国的中产阶级会购买大量的胶卷。然而,这段时间却相当短暂。很快的,人们就发现数字相机相对胶片相机更加的有吸引力。这对于柯达,无疑是相当沉重的打击。不愿以及时的进入数字化时代,仍然抱着胶片不愿放手,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柯达觉得,数字化影像带来的利润远不及胶片。然而,不舍得一时的利润,却造成永远的毁灭。
最后,便是公司策略的不断的变化。柯达几乎每更换一次 CEO,公司的战略就会发生一次改变。这样的动荡,无疑也会带来致命的打击。
柯达走到今天的失败,是众多原因导致的结果。或许我们看到柯达今天的现状,从而回顾柯达的历史,找出其中失败的原因并不那么难。上面所说的有些原因,看起来不过是一点点的小错误。然明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简单,不简单的,是在仅仅见到一只蚂蚁,堤坝还看似坚固无比的时候,就能意识到这小小的蚂蚁,有一天可能会摧垮一切。难的不是回顾,而是预见和准确及时的行动。柯达预料了数字影像时代,却因种种原因,错过了行动的时机。
另外给大家分享两个小事情,让人唏嘘,却使柯达的倒下更发人深省。
其一,小时侯,有一次去衡山,因为胶卷用光临时要买。山上却买不到柯达,于是,家人不管小卖部的人如何劝说,执意下到半山腰去另外一家店买一卷柯达。那时候,柯达几乎是高质量的代名词,又可曾想到,今天会几乎被遗忘?
其二,虽然柯达在面对数字化浪潮动作过慢,但早在 1975 年,却是柯达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相机。不知道乔治伊斯曼在创立公司的时候,可曾预料到,公司有一天会倒在自家发明的产品面前?“我把你带到这世界,给予了你生命,却是你,把我送进了坟墓。”这,是怎样的悲壮?
数据信息来自 Econom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