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说实话,心里有点酸酸的感觉。这不是自己嫌弃自己,只是我们这群人身心难耐的感觉。
我一直以来都是这样认为的:农民工就是农民不种田地,而去工厂做工的打工人!说到底还是换汤不换药。都是离不开做工。
说到农民工,很多人很快都会跟“最卑微”这三个字联系上了,是的,不管工作(确切的说是做工,说工作有点文雅了,更有了奢侈的感觉)和生活,我们就是社会最底层的那群人。
这群人的生活,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真的难以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们做农民的工人知晓。
从现在的农民到农民工,想起来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都是最底层的人,都是为了维持生活拼命的劳作。但我还是觉得不一样。做出来的东西——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不同;所属不一样,农民种地都是随季节更替,只服天管不服人管,没有约束条件,自由自在,农民工大多数都有人、时间和纪律的约束;还有就是出门在外对孩子和老人少了陪伴!
自来异乡,这些天在工厂看到和听到的都有很多酸楚的故事,感触良多。
有很多都是出来十几年的,别看他们也皮肤白皙,云淡风轻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暗流涌动,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和愁苦的情绪存在……
相比之下,想起那时在家乡的所见所闻,真的是无语。
很多人只看到打工人每月按时给老人小孩寄生活费,以为外面好挣钱,还相互攀比;只看到打工人回家时那几天的光鲜靓丽、买房买车,没有谁细细想过他们为了老人和孩子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有衣穿、有书读、有房子住,在外面如何熬夜加班、省吃俭用的艰苦!
如果耕种一亩三分地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物质需求、维持一家老小的吃、穿、住、行、用,谁不想陪在孩子和老人身边,有谁愿意远离孩子、老人和故乡?饱受无尽思念和牵挂的煎熬?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你怎么又想象得到打工人的不容易,有的即便是白天已经说很累了,晚上也舍不得休息。
老张的年纪大了,连续的熬夜加班他有点吃不消,大家都劝他休息一晚,他说上一小时就多得一个小时的钱,能撑得住!不会拖后腿的。
几个零零后小青年,嘴里经常说:真的希望每天晚上都不加班就好,早上都不愿起床。到加班的时候还是照样加!
在生产主管的教导和带领下,当一道道工序完成,一批批产品呈现在眼前时,我想得更多的是:农民工也是智慧的化身!我们农民工并不只有世人眼里的卑微,我们也是有智慧的能工巧匠!
这里的农民工如是,所有工厂的农民工也是!农民工应该为自己喝彩鼓掌!也可以勇敢的为自己说:“我是农民工,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