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 ——《岛上书店》
这是一个关于书的故事。
在一个鲜有人知的小岛上,坐落着一家小岛书店,是一位中年男子用亡妻滞留金买下的书店,他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几年如一日。他拒绝一切畅销书目,任由自己对书本的喜好经营,不难预料,书店的确很难盈利。但他执拗不逊不愿改变,一个人独自生活,其难处在于不管他弄出什么样烂摊子,都不得不自己清理,更之难处则在于没人在乎你是否心烦意乱。
直到意外收养了一个名叫玛雅的小女孩,玛雅的妈妈想让她在有书本的地方长大,于是把孩子放在书店,想让她长大后爱读书。至此,一个人一旦开始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书店主人从接纳玛雅那一刻后,生命便开始鲜活,要去学习带孩子,知冷知热,学会换尿布知饮食,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成长,两人相亲相爱。是书维系了小女孩与书店主人之间的联系纽带。
女主是某社的书本推销员,要来小岛上推销书本,故事情节就这样因着书,围绕着这几个人起承转合。
关于孩子与教育
喜欢亚玛这个聪明的小女孩,书中好几处让我爆发了持续十多秒的笑声,多是提及这个聪明的小女孩。
我时常相信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让这个孩子不是被放在鞋店,被留在玩具店,或者是三明治店。也许每个小孩在一定的岁数都会遇到这样的事,被家长放在某个环境中。
于我更是深有体会,作为一个长在养父母家庭的孩子来说,我相当庆幸自己被选择在这样一个朴实充满爱的家庭中,将我视若明珠,被小心翼翼疼着护着。九十年代的农村家庭,我的童年却从未与放牛娃、割野菜、上山下田甚至简单的洗衣扫地等家务相关。从小学习自觉主动;生活中乖巧懂事;很多时候又十分调皮捣蛋。是的,我在玛雅的身上看到自己儿时灵动的身影。我喜欢她,就像喜欢年少时候的自己,客观来看,那时的我或许真的是个讨人喜爱的孩子吧。她和男主的交集,时常让我想起与父母亲之间的细如流水绵延的感情。
父母亲不是文化人,不善言辞,所有的爱便体现在生活点滴。他们用所有行动熏陶养育我,教我善良与正直,让我相信温暖,美好,尊严,坚强这些老掉牙的字眼。
玛雅是幸运的,我也是幸运的。
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是之后的任何环境都无法与之比拟的,于我有两处思考:一是评价他人,二是教育子女。不敢说自己会成为一个怎样好的母亲,但这是让我持续努力坚持修身的重要动力。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子固然好,若要选择,智慧是对一个女子最好的褒奖。
关于爱情与选择
男主和女主第一次见面并不愉快,一个是畅销书的推销员,一个是拒绝畅销书的书店主人。他们的感情也与书本有关,与小女孩有关,书是导火索,可爱的玛雅是催化剂。书上说“关于政治、上帝和爱,人们都讲一些无聊的谎话。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他们陆陆续续联系四年,才慢慢接触最后走到一起。女主在男主病床前说的大概就是现代所谓的为什么没有早点遇到你,让我经历那么多次失败的约会。
有一天,你也许会想到婚姻。要是有谁觉得你在一屋子人中是独一无二的,就选那个人吧。嗯,是吧。
小说本身很紧凑,情节偏向平常,单看故事还是比较容易猜到接下来的发展,唯独有些笔墨依然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舒畅、幽默、真情。读下来平静、舒服,妥妥的治愈系。不过读外国文献,大部分是看译者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