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候才讨论预制菜显得有点姗姗来迟,然而,我要讨论的内容并非预制菜这一浅层的话题,因为即使这次事件下去了,将来也还会有更多类似的事件发生,会有更多类似的事件发生是因为:
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社会的时间还很短,并未完全适应如此快速的发展,快速发展所涌现出来的很多问题,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面对,这才是今天这篇文章要讲的内容。
知乎问题“中国老人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做饭,这是中国特有的吗?”提到,在过去,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们只好使用大部分时间做饭。
而如今,预制菜和方便食品的发展已经使做饭时间大大缩短,人们的生活变化不可谓不大。
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食品工业发展所带来的风险,而不是不假思索地接受所有的“科技与狠活”。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不难发现西方国家的人们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并未完全适应快速的发展,快速发展所涌现出来的很多问题,有一部分他们如今已经学会如何面对,然而,我们国家的发展时间还不长,我们可能还没有学会如何面对类似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将来“补课”的地方。
1962年,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
1983年,联合国为写作《我们共同的未来》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从现在起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个重大问题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制定正确的政策并付诸实施。错误的政策和漫不经心都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
严惩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已经出现,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加以改变。专著《制药业的真相》、《百年谎言》、《消失的微生物》、《过敏大流行》,以及电影《黑水》、《成瘾剂量》等等也提到过相关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南美原住民嚼食古柯叶的历史至少可以回溯到二千五百年前,在饮料工业发展前古柯仅仅是一种树叶,人类通过对古柯进行提取和加工,将树叶转化为更加纯净或浓缩的物质,结果增加了对人体的有害影响。
戴维·考特莱特在《上瘾五百年 : 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提到过可口可乐曾经是用酒精和可乐果调制而成,并用香料和柑橘油盖过喝过之后留下的苦味,后来为了安抚极力主张禁酒的人士,去掉了酒精的成分,1903年又将其中的古柯成分去除,而以一种不含古柯碱的萃取液来保持风味。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罂粟是一种植物,人类从罂粟中提取纯出鸦片,又从鸦片中提取出吗啡。又如,人类从甘蔗、甜菜等植物中提取出糖,再将其用作甜味食品添加剂,糖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又如,人类从水果、谷物粮食等中加工出酒,再将其包装成红酒、白酒、啤酒等各种酒类,酒精对人体的健康有害已经得到证实。
又如,从玉米中提取出来的糖浆,经过化学处理得到高果糖含量的糖浆,常用于食品加工中,果葡糖浆已经被证明有害。
归纳上述的例子,不难发现食品的过度加工并非总是对人体健康有利,恰恰相反,当代营养学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
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过剩而不是稀缺,美国在印第安人时代拥有大量的致幻植物种植历史,现代美国毒品泛滥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拥有大量的致幻作物种植历史,为什么工业化之后的国家,健身是常态,就是长期的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偏多,过剩的营养就是。
如果我们很极端,那么我们可以设想:预制菜发展到极致(或者说其终极形态)是什么样子?想象一下,你中午下班后,喝了一瓶营养液,营养液把人体所需的7大营养素混合在一起了,你只花了3分钟就完成了进食,然后又可以回去加班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的场景,但这如此荒谬的场景使我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这一场景如此荒谬,是100分的荒谬,大家都觉得异常,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对50分、60分的荒谬视而不见,甚至认为50分、60分的荒谬是正常的,为什么?
人类进行对食物的提取和加工是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和目的,在上面提到的例子中,有药用目的(从罂粟中提取鸦片和吗啡是为了制造药品,用于镇痛或其他医疗用途)、制造给人提神的饮料目的(咖啡豆提取的咖啡因、糖、古柯等用来制造饮料)等等。
我们必须明确: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我们人类进行对食物的提取和加工是为了能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不是把人当作工具或手段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人类作为有尊严和价值的存在,应该被视为最高的价值和最终的目标,然而,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着把人当手段的现象,这才是我所反对的。
我们发展预制菜是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需求,目的是提供方便、快捷的饮食选择。因此,在追求方便和效率的同时,我们应该将人类健康放在首位,遵循“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原则。
预制菜并非没有健康问题:首先,预制菜或料理包通常含有较高的盐、糖和脂肪含量,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预制菜的加工过程可能会导致食材的营养价值流失,从而降低了食物的营养质量。由于预制菜是经过加工和包装的,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食品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问题,导致食品中含有有害物质或细菌。
生产出来后,预制菜的储存和运输环节也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如温度控制不当导致菜品变质或滋生细菌。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即使不考虑上述这些与健康有关的风险,我们也要明白,在某些地方,由于层层转包导致的缺少风险共担也是一个问题。
预制菜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者,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参与者,供应链也因此逐渐复杂化,这种层层外包的模式可能导致代理人问题,即每个参与者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整个供应链的安全和质量控制。
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只能说这么多了,就说到这。
预制菜对个体餐饮户的打击是巨大的,肯德基之类的大公司能把成本打到极低,但是个体商户没有这种能力与议价权。
中国餐饮行业没有大型公司的原因在于居民口味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导致需求无法集中,自然无法出现专业分工到最后统一标准。
就算是茅台与海底捞,问题的关键也不是酒好不好喝,火锅还不好吃,还有一种标准的服务或者证明。
预制菜进校园并不是预制菜好不好的问题,因为没有预制菜,学校食堂难道没有出现问题吗?只不过预制菜使得原来可以肉眼可见的原材料问题变为一个包装问题。
许多人觉得预制菜就是未来,就是趋势,那么为什么麦当劳这些快餐品牌进入中国快四十年了,中国餐饮还有这么多个体经营户。
猫有猫道,鼠到鼠道,经济不是军事斗争,追求绝对消灭,是讲究成本与利润,当年巨大无比的供销社系统,导致商品价格偏高,最后还不是被个体工商户打败。
问题的原因是无法选择的垄断地位,为什么大多数人对华莱士只是调侃式,因为这是人们自己的选择,自己选择华莱士便宜的套餐,心中是有一种预期的,并且这家店不行,还有许多家店可以选择。
商业选择的周期因人而异,可能是一天,也有可能是几次选择失败,但是政府等等这些机构的招标来说,反应问题到处理问题,再到重新选择的时间可能就是几个月,这也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性。
选择权不在家长与学生之中利益相关方手中,而是在一个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第三方监管,自然会出现这种鼠头鸭的现象,第二食品安全处罚力度不高,三鹿高层这种影响祖国未来的罪人,几年前出狱,我想大多数人觉得老天不公吧。
这些家长认不认同预制菜是一回事,如果预制菜能带来实际上老百姓支出减少,我相信老百姓还是支持的,但如果只是降低垄断餐饮企业的成本与相关人士的钱包的话,那么对于整体经济来说,意味着进一步货币流通速度减缓,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的进一步加剧。
个体户的减少也不利于就业,希望这些支持预制菜的人士,不会面临失业问题。
单纯生产力的进步不一定是好事,这一点在许多国家的历史中体现过。
大型企业或者垄断型企业不一定会减低社会运行成本与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毕竟恒大的暴雷甚至比许多小公司的暴雷影响还要大,国际涨国内也涨叫国际接轨,国际跌国内还涨叫特殊国情。
最后的成本理论,个体商户的鲜食模式成本就比中央厨房成本高吗?如果只算显性成本来看,的确没有问题,可是为了保持垄断地位付出的隐形成本叠加,还有越来越庞大的人力开销。
自然界的法则就是没有永恒的巨物以及能量守恒,一个庞然巨物的维持需要越来越多的能量,最后导致系统的无法持续,这也是美国霸权必将崩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