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后撤策略=互惠原则+知觉对比原理
《影响力》作者在互惠式让步的开头就列举了自己的案例:我在街上走着,碰到了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他做了自我介绍,并说童子军一年一度的马戏表演就要在这个星期六晚上举行了,而他正在卖门票。他问我是否愿意购买5美元的门票。我可不想把大好的周末时间耗在看童子军马戏表演上,于是婉言拒绝了。“好吧,”他说,“要是你不想买门票,买我们几块巧克力如何?一块才1美元。”于是他买了两块。
但他作为心理学研究者,立刻意识事情有些不对劲:
第一,他对巧克力没什么兴趣;
第二,他喜欢钞票;
第三,他拿着两块巧克力傻站在那里;
第四,男孩拿着他的钞票走开了。
他回到办公室和助理一起做了研究,发现原来这是互惠原则起的作用。
第一,面对接受的善意,我们感到有义务偿还;
第二,倘若有人对我们让了步,我们便觉得有义务也退让一步。
就如人们买了西服之后容易在毛衣上多花钱,便是知觉对比原理在搞鬼:先接触到大件商品的价格,之后再看到不那么贵的商品时,后者的价格便会在对比中显得更加低廉。
对比原理在销售文案中会经常用到,也被称作为锚定效应。就是说如果你去买一件衣服或物品,如果商家先给出了价格,你就会根据这个价格去砍价,这时我们就被这个价格锚定了。
同样道理,“先大后小”地提要求,也是使用了对比原理:小要求跟大要求一比,更显得微不足道了。
要是我想找你借100元,我可以先提向你借200元的要求,这样会使前一项要求显得更小一些,会更容易达成目的。
这么做的好处之一就在于同时调用了互惠原则和对比原理的力量。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类似于互惠原则以及对比原理的案例,但有时候因为没有太大损失,我们也不太在意。
书中的另一个案例:电气工程师去找老板要求加薪,先提出加薪到行业平均水平,老板没答应。当他降低加薪标准后并要求在家工作一天时,老板答应了。
这也是运用了互惠原则和对比原理,最终达到了他的目的。这种后撤策略在生活和工作中其实运用很广泛,只要多加留意就会发现。
——
今天看到粥老师发布的招聘信息,我感到好心动,我很想去投简历,去应聘一下试试。
虽然自己信心不是很足,但是我真的很想全力以赴的去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让自己能快速的在写作方面得到提升和成长。
不管怎样打算去试一试,希望粥老师能够给我一次机会,我定会全力以赴去学习和努力精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