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深度

前段时间跟同学聊天的时候,聊到了这样一个话题

“刀在石上磨 人在事上练” 以此为题,申论中该怎样立论?

以我的议论文功底来看的话,我只能给出下面这样的立论结构

论点:干部在基层多磨练才能积累到更多经验,强化能力

用正反分论点去论证论点

在用道理论据+事实论据(焦裕禄之类的)强化论述,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就出炉了

同学听完之后说,这个确实没错,但这是最基本的,这个论题想要的高分还应该深挖。

怎么深挖呢?

他是这样说的:

1. 先问为什么,为什么干部需要磨练,这句话是在什么背景下的,为了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2. 在宏观理解,干部需要磨练

3. 深入分析: “在事上练”,什么人需要在事上练,也就是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干部

4. 深入分析: “人在上练” ,干部应该在什么样的事上练,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去哪里磨练,这决定了培养干部的什么能力

5. 深入分析 : “人在事上” , 干部该怎么练,浮于表面还是真正的深入基层解决问题

6. 回扣主题 : 之前是否有类似的经验,从经验中我们学习到了什么,现在与过去又有什么不同

在这些的基础上,再去辅以论据论证,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而且事例要尽可能新,还要贴合主题(像焦裕禄这样的例子就有点大众化了,没错但是不出彩,这点在高考写作文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这就是思考深度的差距,能写出好文章的人一定是善于思考的。


同学最后跟我说,思考这个东西,不是单纯的积累就可以的,必须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多想多练 多实践,你能学走别人文章的形,但是学不到别人文章的神。


文章如此,其他事情大抵也是如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