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在我们心里都是一块美玉,我们永远不能放弃雕琢——王纪琼
这段时间在看《大考》电视剧,同样高三的孩子,同样口罩期,同样的心境。从别人的歌声中听到自己的声音,从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个赚足了观众眼泪,过得最让人心疼的田雯雯,真像我家孩子,看到我却好像被敲了当头一棒。
田雯雯从小和奶奶长大,懂事、自律、独立、优秀。父母带着妹妹在外地做生意,她作为大孩留守在家,不仅要面临高三繁重的课业,还要自己去解决生活方方面面的事,但她从未抱怨过。
奶奶去世后,她一个人住在老屋。晚上回家遇到一个跟随的黑影都会被吓到心惊胆战,接起妈妈的电话还要坚强地报平安,不能让父母担心。
电话另头,爸爸和妹妹玩得其乐融融,只有她自己守着冷冰冰的家。但在求助居委会的阿姨后,还是会一直叮嘱,千万别告诉父母:“我怕他们担心,他们也是没有办法。”
疫情期间发烧,她也不愿给隔离的父母添麻烦,电话中淡定地说没事,让他们安心。但挂了电话又怕得不行,只能求助老师。
一年只能见父母两三次,老师都觉得她很不容易。田雯雯说,“其实也还好,我们班像我这样的也不少见。”
父母要挣钱,自己就需要牺牲。怎么办呢?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宽慰他人。
过年给隔离中的妈妈和妹妹送饭,父亲在跟工友聚餐,妈妈跟妹妹一起吃饭,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只有田雯雯拎着饭盒一个人走在路上,还要安慰爸妈:“一家四口都平平安安的,在哪都是聚。”
大概是习惯了她的懂事,连父母都觉得,让她委屈一点好像也没什么事。所以,哪怕后来知道了家里闹小偷,最终也为了生意没有回来陪她。
爸爸确诊了新冠,告诉了雯雯,却要她帮忙瞒着妈妈。那么大的心理冲击,爸爸要正面临高考的她一个人扛下:“你从小就独立坚强,长这么大也没让家里操过心,爸爸相信你是靠得住的。”
这个世界好像就是这样,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懂事的就要遭受更多磨难。可再坚强的孩子也只是个孩子,当妈妈带着妹妹回家来,责怪田雯雯为什么这么独,不跟她亲的时候,雯雯终于没有忍住爆发了:
“你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能力把我带在身边,留下我和奶奶相依为命,一年施舍似地就回来看我那么两三次,现在奶奶也走了,我能不独吗?我不是独立的独,是孤独的独。
你们知道我最难受的是什么时候吗?是你们告诉我了,你们有了妹妹,然后你们现在条件好了,可以把她带在身边了。
我已经很努力地说服自己不要妒忌她,因为她是我妹妹,可我真的做不到,我总是在问自己为什么你们当初明明没有能力养我,还要把我生下来?
凭什么我过得这么苦她过得这么甜啊?投石问路,我是趟路石,抛砖引玉,我就是那块砖?”
田雯雯在屏幕里绝望崩溃,我在屏幕外泪流满面。在其他孩子肆无忌惮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她却早已学会独自吞咽生活的苦涩。明明自己还是个孩子,却要时刻关注他人的情绪感受,放弃自身意愿迎合父母,不敢任性、不敢有要求,甚至不敢添一丁点麻烦。懂事的背后,是如履薄冰的小心讨好,更是深深的委屈。
我开始重新观察儿子,突然发现,那些我常年忽视的细节,竟是这样的显而易见。大宝在小的时候,因为我没有带,所以从小就不太给我亲近。上幼儿园回家之后,慢慢的相处中关系好了很多,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我有了老二,他问我“为什么只管弟弟,不管他”,当时的我不懂,我回答到“因为弟弟小,所以要多照顾他”,从此之后,他非常懂事的再也不问我同样的问题。
当他想要什么东西时,只要我眉头轻皱,开始犹豫,他就会立马放弃,安慰自己“不买也行”;当他要做选择时,只要我给出了和他不一样的答案,他就会立马倒戈,说“那就听妈妈的吧”;
当全家一起安排计划时,只要有不同意见,他总会说,“不用在意我,我怎样都可以,听你们的”;.....
他的懂事和成熟,是紧张的,是害怕的,是以“让别人舒服”为目的讨好。而曾经的我,对这些都视而不见,甚至还沾沾自喜。曾经看过一句话,懂事,其实是一种深深的绝望。
如果教育可以重来,时光可以倒流,我宁愿自己多辛苦一些,也不想让儿子在应该放肆玩耍的年纪,学会谨小慎微和小心翼翼。
我宁愿让他指东打西不听话,也不想让他在自我意识还没建立起来的时候,先学会了放弃自己的主观想法,服从所谓的权威。
在他生气的时候,伤心的时候,沮丧的时候,我宁愿让他随意哭闹,也不想让他再压抑自己的情绪,变得乖巧懂事。我早该看见他的隐忍,理解他的伤痛,回应他的渴求,让他知道他的感受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以后普遍心理问题较多。
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们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痛苦。”
曾经有一次带儿子出去玩,可是儿子不愿意,后来在我不断的追问他后,他说“我害怕他们不喜欢我”。我才明白他是那样的敏感,他没有只顾别人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过于懂事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它可能会束缚住孩子的手脚,让孩子负重前行。
在网上看过一个网友写过自己的经历:我很清楚地记得,小的时候,奶奶带我出去玩。路过路边的糖果摊,奶奶指着说:“想要吗?”我摇摇头说,“不想要。”奶奶就满意地说:“这孩子最乖,从来不乱要东西。”
对于小小的我来说,从心底里是很想吃那色彩缤纷、酸甜可口的糖果。可是,那个年代“懂事”就是给孩子最高的赞美。
我知道只要我“乖”,就能得到大人的高兴。于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心底,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长大以后,我成了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疲惫不堪的“烂好人”。过度懂事的孩子,都是带着伤疤长大的。他们的世界,从未真正快乐过,甚至有些凄凉。
过去的我,常以为“听话”和“懂事”是儿子行走世间最好的名片,却忽略了这可能也是困住他一生幸福的枷锁。
一个男孩必须有独立的思想,阳光自信,有责任心,因为将来的他担负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和责任。
现在的我,只想告诉儿子:你不要顺从我们的意见,而压抑自己的渴望;也不用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委曲求全讨好;过好自己的生活,永远爱自己,你的快乐和感受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每日一省93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