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个人是我们不得不提的,那就是李鸿章,甚至很多历史上都将他和“卖国贼”联系在一起,因为在他手上签订了太多的条约,而这些条约,也造成了近现代中国的分裂和贫弱的局面。
梁启超曾经专门为李鸿章写过传记,并称“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也就说,李鸿章的才能是绝对一流的,而他所在的时代,却没有办法让他能更好的发挥,却只能是在对外个签订协约时候,成为人记住的悲剧。
其实纵观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李鸿章的境遇,根本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左右的,他也在积极努力,使用自己的各种能力,来支持这个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他是一个明白人,也是一个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做到一件事,那就是,左右朝廷,因为他一个人对抗不了太多的阻力。
不管是我们说的甲午战争,还是后面的辛丑条约,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都看到李鸿章在这些事件里面积极努力的协调,甚至为了这个,他还被击伤。据野史记载,《马关条约》签订之时,因为一个激进分子给李鸿章一枪,结果他利用这个机会,为中国减少了将近1个亿的赔偿,这未尝不是国家的功臣。
在八国联军进攻中国之后,对外和谈又落到了李鸿章身上,他又是一个人支撑这个这个残局,最后签订合约时候,甚至被担架给抬去的。当时的奕亲王举着笔半天不敢下手,李鸿章却接过笔来,说,这个千古罪人,就让我来吧。签字之后,一口鲜血吐出来,没有几天就含恨而终。
李鸿章有一首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或许,这真的能描绘出,李鸿章真实的内心吧,只是,历史不会给人解释的机会,因为结果,往往是成功者书写,真相,却未必如我们所想。或许,我们真的误解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