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算是断断续续用了一年的时间读完,其间痛苦要大于收获。看豆瓣上有人评论,本书作者可能很会读书,但是看样子不是很会写书。我也有同感。书中晦涩不知所云的地方太多,虽然也有翻译的问题在里面,但是整体用词的不精确也是造成读者阅读障碍的很大的原因。可即使这样,在算是用了分析阅读层次的投入阅读完这本书之后,也确实有相当大的收获。正如作者所言,阅读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它不是将一个又一个字拼出来的句子、一个又一个句子拼出来的段落读下去,而是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出发,对一本书所作的剖析。下面简要说一下我在阅读本书中的一些收获。
作者的写作思路。全书分为四篇(阅读的层次、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的最终目标),共计二十一章。但是这种分篇方式并不符合我们正常的分类习惯。把这四篇打散,可以重新整理出作者主要框架是,阅读的目的与对读者的要求、阅读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然后在第一篇里简单地描述了前两个层次。可见,作者认为前两个层次虽然重要,但是大部分人很快可以达到的层次,因此并没有花费过多笔墨,而是将中心放在了第三个层次上——分析阅读,并随之介绍了阅读不同读物的具体方法。最后作者用了一章的篇幅写了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阅读的目的。作者将阅读的目的大致分为两种:为了获得资讯进行的阅读和为了提高理解能力的阅读。为了获得资讯进行的阅读,就是看新闻、刷微博朋友圈、刷知乎,所获得的知识一些“信息”。为了提高理解能力的阅读,这是一种更加深刻意义上的阅读,也是本书主要探讨的内容。作者认为,越主动的阅读效率就越高。这里的“主动”,不是指表面上的主动拿起一本书来读,而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努力理解作者的思路,也就是努力在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沟通。这里就要说一下“碎片化阅读”这个概念,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幻想,即我们在碎片化阅读中获得了很多知识,由此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但实际情况却是,通过“碎片化阅读”,我们并没有获得“知识”,而只是得到了一些“信息”。就像一个老朋友,你可能并不记得他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有没有皱纹,但是只要见到,你便可认出来。但是对一个陌生人,你即使很确切地知道他脸上的一些特征,也无法在一群人中准确地识别出这个人。这就是“知识”和“信息”的区别。知识是成体系的,而信息是碎片化的,并不能内化成我们的能力。这样的阅读会很轻松,但所得甚少。这也点醒了我,为什么平时公众号看了很多,也好像了解了很多,但实际却是进步有限。系统、完整地阅读所获得的知识所带来的收获是碎片化阅读无法代替的。
基础阅读。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要问读者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这其实就是识字、造句的阶段。我们往往看比较难得专业课时会调侃说,每个字都认识,连到一起就是读不懂。基础阅读就是要解决能读懂语句。
检视阅读。这部分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更愿意称之为粗读。就是要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通常是短时间内快速浏览,很难掌握一本书所有重点。也可以称之为略读或预读。这个层次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这个层次的学习,教会我们的倒不是如何粗读之类的方法,而是一种观念:书不一定要细读。想起小时候看课外辅导书时(全解、典中典之类),我是从来不会像完成任务一样从头看一遍,而是作为工具,像查字典一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只看自己想看的部分。检视阅读的理念应该和这种状态类似。
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如果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在做分析阅读的过程中,要带着问题去读书,并且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根据作者的观点,我们阅读一本书至少要问题自己是个问题:这本书在整体上说了些什么?即要找出这本书的主题;这本书在细部说了什么?即要找出这本书的论点;这本书说的对吗?即要学会质疑与判断一本书;这本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即找出自己在这本书中所得到的。这四个问题贯穿了分析阅读的始终。这部分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进行了描写,也提供了很详尽的方法指导,这里就不再多说。
主题阅读。这一阶段的阅读其实有点像做学术研究,需要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需要很明确自己需要去读什么书,什么书会对自己有用,找到不同的书中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借助所阅读的书籍,我们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从而去阅读更多的书籍来寻找自己需要用到的主题的内容。可见,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这是我们阅读的终极目标,但同时,也是大部分人一生所达不到的层次。在现在这样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品一本书,无论其中观点对与错,已经显得实属不易了。要做到主题阅读,对于阅读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现在这个“快”的时代,阅读这副“慢效药”仍然最有效、最管用、最长久。同时,阅读也有它的说明书,遵医嘱效果最佳。通过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我对阅读的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也鼓励、鞭策我更加认真、努力地去阅读、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