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环境。这大概缘起初中,直到现在。起初一个人很享受,是独处的快乐,渐渐地习惯独处很少社交就感到很孤独。很矛盾的心理,一边享受独处,一边渴望陪伴。
我现在正在读《聊斋志异》,和弟弟在一个房间里。我从小就是这样,没有一个固定的房间、固定的床、桌子...我多次和父母说过这个问题,这不利于我形成良好的习惯,但于事无补,改变不了什么。高考后的假期也是这样,如同这个假期,我和弟弟,妈妈白天都在一个房间里,只不过房间的布置一直在变着,桌子本来在这里的,一个学期后回家就到了其他地方,柜子的摆放也变着,暑假之前买的快递到了但是因为重新的变更和我的一些课外书籍就不翼而飞了。
我现在心情很差,因为我没有任何的独处空间与时间。我本来打算好好利用这个假期,可是现在是晚上都要和弟弟在一个房间里,只是中间拉起一层窗帘,弟弟调皮得很,没有一刻嘴是闲住的,还总是缠着我看电脑看手机,软的硬的措施兼施,有时候起点作用,但他也是十几岁的人了,也应该有点自律!
我很抗拒在我需要学习读书专注的时候有一个人在我眼前弄出噪音、抖腿等等。所以这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从初中开始,到高中最为敏感,别人的抖腿之类的小动作我的余光总是能注意得很清楚,我备受煎熬,很难进入心流状态。其实我之前学习也是很专注的,因为初中的一次变故致使我对周围的环境很敏感。我知道这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我应该提高自己的钝感力,但这对我来说确实很困难。
有些时候心烦意乱,总是会抱怨为什么没有个好环境或者没有什么什么的。还是自己能力太低,只有弱者才会如此抱怨,环境当然不能适应我,而是要我去主动适应与改造环境。此篇前文是写于心烦之时,现在已是安静的深夜,内心也好好平静了些。其实自己已经够幸运的了,四肢健全,亲人健在,父母供应我长大、接受教育。所以我希望自己面对自己的家人以及那些爱我我爱的人,能渐渐地收起暴脾气,多些体谅与包容,灵活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