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出师表》上了八节课,你信吗?
你也许不信,但我用事实告诉你,情况确实如此!
该上《出师表》这篇文章了,我内心惶惶然,生怕辜负了这篇千古称道的名文,还没有确定好该怎样上,还不知道该走向何方,就匆匆上路了。
《出师表》是一篇千古名文。充分体现了诸葛亮是“忠臣的楷模”,苏轼有云:“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出师表》曾受到许多名人的推崇: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陆游《感状》
《出师表》是课标和考纲规定的篇目,安徽中考的必考篇目,所以翻译课文、理解重点词意、背诵并能默写全文、理解表文内容等等都是本课绕不过去的坎。
第一节课,我满怀深情引入这篇表文,并且引用了苏轼的那句话。
学生听完,笑了。答:我可能既不忠,也不孝,因为,我根本看不懂。
让他们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第一遍读完之后,我问他们,感觉如何?他们齐答:没读懂!不知道写的啥!
好吧,继续读!并且,我从网上找来了张震老师的示范朗读视频,给学生做朗读示范,反复让学生练读。
可是,课堂即将结束时,指几位学生起来朗读,依然读得磕磕绊绊,字音不准,节奏不对,很不流畅。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只练习了朗读,居然还没能读通读顺。
第二节课,进行文本翻译和理解。为了应付中考,必须让学生会翻译所有句子,还有个别字词的理解。每一句都进行了具体讲解。为了减轻学生的背诵负担,给他们讲解背诵方法,留出时间,让学生背诵、默写。结果,一节课只完成了第一段的学习。
就这样,如同蜗牛爬行,缓慢前行,可是效果也不怎么样。学生学了这一段,忘了那一段,等学完几段文字,串起来背诵时,居然又忘了。
就这样,我们居然上课七节课,才算把这节课上完了,问学生:背会了吗?生答:没有!这太难了!
我的天呐,都快累死了,也没教好!郁闷中――
现在发现,所有从书本上学到的“阅读课怎么上?”还有专家传授的文言文授课方法,都只是适用于公开课,只是走秀似的玩一场,走到中考这儿,这些学到的高明的教学方法,统统不管用。
面对中考,我除了这样细嚼慢咽地逐字逐句讲解,还能咋地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许多时候,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