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内向者的沟通圣经》一书时,就一阵扎心啊!我本人小时候就是个从小特别内向的宝宝,最擅长的不是数理化,而是怎么在人群中变得透明,越透明越好。上课老师一提问,连眼睛都不敢与之对视,朋友聚会能不去就不去,去了也是坐在角落里当绿叶,毫无存在感,跟别人相处太累,还没有自个儿宅在家创造世界来得自在,后来我娘都说我性格有缺陷,看来看去像是自闭,差点把我带去看精神科医生。
估计上大学之前骨子里一直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缺心眼地认为人情世故这些东西根本用不着,还特虚伪和套路,一直瞧不上那些外向的同学,等长大了再回过头想想,那时还真是好笑,满满的都是对别人羡慕嫉妒恨的酸味儿。
因为从前太内向,让我着实吃了不少亏。
别人麻烦你帮个忙,你心里迟疑了一会,掂量着这事有难度,不一定能完成,可是,你开不了口拒绝啊,只是一味的嗯嗯嗯,好好好,结果花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精力,完成得不好还被人背后嫌弃,真是吃力不讨好,可是,谁叫你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呢?
经常做件事明明是想着帮别人,结果却被不明就里的人误会是另有所图,被误会也不知道怎么为自己解释,哑巴吃黄连,还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不知道怎么改变。
外向的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谁都混得熟,起初也有几个外向的朋友向我抛出了橄榄枝,我心里着实是很激动很开心的,但是因为不会主动经营关系,导致后来和几个好朋友越走越远,真的很遗憾,等我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之后想再去联络谢谢走散的朋友时,发现已经回不到最初了。
上了大学之后,来到了完全陌生的环境,我跟自己说,这里没人知道你过去怎么样,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有病,得治。所以,我开始了磕磕碰碰的改变之路。
首先,我鼓励自己一定要做宿舍里第一个自我介绍的人,第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第一个组织聚会的人,每次尝试,都为自己带来了新的体验,原来,我也可以做到羡慕别人做的那样,当然这个过程中还是有点曲折,有好几次想开始一个话题,最后都成了话题终结者,或是直接成了尬聊,但人生里的每一步都算数,在小圈子打通了之后就开始往更大的圈子里尝试。
班级里四十几人,各有特长,起初每个人的特长都会成为自己独特的标签,第一次班会大家需要互相认识,几句话的自我介绍,我一时就懵了,没有特长怎么说,结果支支吾吾地来了句,我喜欢唱歌,结果坏事了,大家都开始起哄让我来一首,那天,我至今印象深刻,因为这一唱,得到了大家的掌声,我还记得,我是湿了眼眶下去的,之后,因为有了自信,我开始慢慢融入集体,也开始自然地聊韩剧,花痴男神,说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所以,展示自己很重要。
等在班里跟大家都熟络了之后,我开始学着逼自己一把,参加学校学院的协会或是社团。通过一轮轮笔试和面试,我进了各种组织的不同部门,最后决定留在自己学院协会,最后的最后,成了该协会的主席,一做就是五年,这中间,我在全院同学面前做过演讲,带领团队拿到全国奖项,做热心公益被记者采访上了广州日报,等等。
现在的我,依旧挺宅的,比起跟朋友同事到外面嗨,还是更喜欢自己独处,看书还是看电影,做手工写写字,这对我来说还是获取能量最重要的方式。
只不过,我不再觉得内向是一种病,不是非得治,内向也好,外向也罢,各有长短,无论对错,能坦然接受自己,想改变就用心改变,你都能欣赏到成长路上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