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在个人品牌训练营里,小六说到一个词叫“刻意练习”,他说不要等你完全准备好才去做一件事情,而是刻意地去练习,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慢慢地完善。
这让我感触很深,想起做儿童礼仪讲师这段经历。当初完全是为了培养自家孩子的礼仪好习惯,才报名的讲师班。学成归来后,我觉得太有必要把礼仪传播给更多的孩子和家庭。于是,在2014年9月刚拿到证书,我就着手准备自己的小课堂。
没有场地怎么办?没有生源怎么办?当初这种看似实际的问题,我都没有怎么考虑。只想着我要尽快地去讲,去推广,去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本着这样的初心,我很快招募到第一批学员,我女儿的同班同学,6个孩子。一来彼此都熟悉,二来年龄相仿,而上课的场地就在家里的大厅。
半年后,我尝试把礼仪课带到幼儿园,于是我主动联系女儿幼儿园的园长,争取到了给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授课,一周一次。
在这期间我也开启了跟机构合作招生,开始上儿童礼仪私教课。
如果以我处女座追求完美的个性,要完全准备好才去做,不踏出授课这一步,一旦放下这件事,估计儿童礼仪课我是很难捡起来再去讲。
因为根本就没有完全准备好的那一天。你发现总有人做得比你好,讲得比你透彻,课堂带领气氛很好,控场能力很强。你坐在家里,就想着我要如何控场,如何带领,如何设计教案,但却没有勇气走近课堂,不开口去讲授,那你只是用意念来完成了一个构想,现实是你在这件事上一点进展都没有。
去做,去尝试,去实践,再不断复盘,更新,疏理,事情往往就会越做越好。
再说一个反面的例子。我在2013年参加正面管教家长课,后来在2015年年末参加家长讲师班的学习,拿到了美国正面管教家长讲师的资格证书。
当初我和三个朋友一起参加了讲师班的学习,约好以后在一起推广正面管教。为了保证课程质量,不要砸招牌,大家提议家长班之前要磨课。
我们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每个星期抽出一天,四个人聚在一起听一个人上课,或四个人轮流带领一个活动。
大家都是新手,在这样磨课的过程中,总是不停地发现问题,存在的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带导、阐述。我们总想着做得更好,零瑕疵,结果在磨课的过程中,我自己先把自己给打败了。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不敢上家长系统课,因为在磨课的过程里,我找不到半点自信,总是被抠一些细节,总是在找不足,让我越发怀疑我是否擅长去做这件事。每次小伙伴说,你去开家长班,我总是说,我还没有准备好。
结果,因为该死的还没准备好,完美主义者上身,拿到讲师证一年多,我一次家长班都没有开。
后来有企业找我做育儿讲座,我想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去分享我所学过的东西,我就去试试看吧。跟主办方确定好主题和框架,在家花些时间备课,我就上台讲了。 当初如果我想着,我没有完全准备好,我不去讲。估计就没有往下的一些讲座邀约。
我们总以为要完全准备好,各方面都无可挑剔才可以踏出那一步。
事实上,我们在开始踏出第一步时,我们离梦想才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