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成分。
人们在过往经历中所产生的情绪,会像种子一样存储在细胞记忆中,而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性,以及在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问题,包括身体的疾病,许多都是由细胞记忆存储的情绪而主导的。人的心智会依据内在的情绪衍生出相应的疾病。知名的癌症肿瘤专家雷久南博士在医治病人的过程中发现,疾病的治愈如果仅仅依靠对身体的治疗是不够的,是治标不治本,必须同时从内在着手,化解情绪,才能彻底清除病因。
情绪虽然看似真实,却不是人的身体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也不是某个人或某种外力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而是某些特定的因缘聚合在一起的时候才产生的。
2018年,我在山东日照与做健康管理的朋友进行交流。会场上,我注意到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佝偻着身体坐在马扎上,低着头,很艰难的样子。
经过询问,我得知她平时主要是借助一部小推车,双手扶车才能走动。而且,这样驼背已经有三十年了——从开始比较严重的低头,到后来脊柱变成弓形,现在只能佝偻着,连说话也是有气无力。
接着,我问她小时候家里遇到过什么重大灾难。听到我的问题,她坐在小马扎上,佝偻着身体,使劲仰起头看着我。我蹲下来对她说:“虽然那些经历过去很久,但是你的记忆还在,那些害怕、委屈还在,说出来会舒服很多,你的身体也会因此而好转。”她低下了头,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我继续对她说:“当时你很小,想到那个事情是什么感受?”她声音微弱地说道:“害怕,恐惧。”我让她重复这句压在心中几十年的话。她的声音由弱变大,随之情绪不断升高,两分钟以后变得非常激烈。
原来,她的父亲因无法忍受当时生活的煎熬,选择在家中自杀。母亲简单安葬了父亲,一周后也喝农药身亡。她小小的年龄就承受了巨大的灾难,还要担负起照顾5岁妹妹的责任。随后,她们被赶出家门,她只能拉着妹妹沿街乞讨,从小让人看不起,也很自责照顾不好妹妹,担心生活中的动荡,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的恐惧。而正是这种害怕和担心,导致了她脊柱弓形。
多年来,不论是在“生命智慧”还是“心转病移”的课堂上或个案处理中,我都会从当下的情绪入手,找到造成烦恼的情绪种子,也就是早年类似的情绪感受。这个情绪一旦得到有效释放、清除和化解,人也就不会再执着于自己当时的思想,一旦认知改变、思想改变,行为也就随之改变,身体的痛苦也会减轻或消失,人的生活与命运也能够得以提升。
身体的状况是人们内在的呈现。一个人内心喜悦,就会表现为眉头上扬,面带微笑,走路轻松、仰头挺胸、甚至趾高气扬;一个人内心纠结、痛苦,就会眉头紧锁,低头不语,步履沉重。人在喜悦开心的时候,喜欢穿亮丽服装用心打扮自己;悲伤的时候,喜欢穿深色衣服。在多年研究中,我发现一个人的整个脊椎如弓形,常常能够说明这个人容易委屈,缺乏安全感,或内在的愤怒、生气没有得到释怀,脾、胃、肾容易出现问题。就如人们遇到攻击或恐惧时就会蜷缩身体,积蓄能量准备反击或逃离。动物也是如此,当遇到危险时都是弓起脊背,准备随时发起攻击。
日照的那位女士就是长期处于缺乏安全感和自卑、担心、害怕的情绪中,导致了脊椎弓形,不便于行。可以想象,恐惧害怕的情绪给她带来了多大的痛苦。
另外,有些人的大椎穴处有厚重隆起(俗称“富贵包”),这表示积压着愤怒、恐惧、要求完美、不能低头、认输、较劲等情绪,容易引发甲亢、高血压等疾病;腰腹部赘肉,肩胛区厚重,腿细,表明委屈、抱怨、防备心强,内分泌容易失调;腰椎板硬,主要受恐惧、烦躁、焦虑等情绪影响,易产生无力感、无奈感,会引发抑郁症、焦虑症、肾虚、肾炎、腰椎间盘突出、宫寒、膝盖痛、失眠、男性功能等问题;后背肩胛之间隆起、板结,说明有压抑、焦虑、委屈、抱怨等情绪,容易引发胃病、消化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