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 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一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那年我去蜀中,赏过繁华的锦里,行过烟火弥漫的宽窄巷子。清风拂过,远去的光阴亦随之洒落一地,无从捡拾。

这座城市,闲适且幸福,沧桑亦悠久。一间茶馆、一条深巷,便藏了太多的凡尘荣枯、人生聚散。

也有魏晋人物、唐宋风流,但他们亦只是岁月的匆匆过客,轻于一片尘埃。这座城市让人恋恋不舍,又教人转身即可遗忘。韶光更改了它的容颜,却抹不去它有过的故事。

寻个老旧的茶馆,沏一壶闲茶,那浮动的绿叶,是“枇杷花里闭门居”的薛洪度,在翠溪深处遗落的幽思;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卧龙先生,在武侯祠寄下的叹恨;又或是那个蹭蹬半生、到老难成的杜工部,在草堂留下的诗篇。

也不知是何年,飘蓬江海的杜甫写下“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和“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这样的诗句。他的一生似乎都在辗转飘零,躲避战乱,餐风饮露,忍饥挨饿。

他虽有才华,然官场不得志。尽管自顾不暇,他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巴蜀岁月虽然短暂,却给杜甫寥落的人生添色增彩。当初他为避安史之乱远道而来,携着老妻幼子,一路风尘,心情悲郁。

无处安身的他,得好友严武的帮助,在成都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当下的景致已非唐时遗址,若非有过一段故事,眼前的一切就太过平淡无华。千年岁月,纵是亭阁楼台,也成了残垣断壁。更何况只是几间茅屋、一池废水,早已随风成尘。

然而,这座草堂却让杜甫有了栖身之所。有一扇小窗,赏花观月;一张桌案,摆弄纸笔,书写诗句。

后来便有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样优美轻灵的千古绝句。

二 安得广厦千万间

那时安史之乱已结束,硝烟散去,苍凉的岁月渐渐恢复过往的安宁。但看似明快清新的诗句,藏着挥之不去的忧伤与愁惧。

他尝历太多的生死离别,目睹国破后的山河,再多的喜悦,亦只是悲极而欢的无奈。

我仿佛看到那位无助的老者,于江畔叉腰而立,眉攒深愁。不曾经受贫苦,无法体会那种哀伤;不曾入绝境,亦无法品味世间的苍凉。

茅屋简陋,却可栖身,淡饭粗茶,暂解温饱。然而,秋日一场大风席卷而来,接着大雨如倾,茅屋破败,屋漏床湿,饥儿老妻难以入眠。

这位饱经风霜苦楚的诗客,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他内心无助绝望,却又坚定无比,一如草堂门外的翠竹。他愿用一己之躯,换回天下寒士欢颜,这是他的慈悲,更是他的豪迈。只是,凋零的日子,何来广厦千万间?一间茅屋还须不断地修修补补。

风雨过后,草堂有了片刻的宁静、短促的欢愉。花木繁盛的庭院,未曾因迎客而打扫。幽僻的柴门,今日为君敞开。光阴清寂,偶有佳客临门,自是喜不自禁。

他虽盛情,但家贫如洗,终力不从心。简单的菜肴,家酿的陈酒,频频劝饮,亦能尽欢。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工部虽是一代诗圣,胸怀锦绣,却收敛老成,不多显露。他不似李白那样豪情洋溢,追梦而行,他或愿守着妻儿,过些云淡风轻的日子。

奈何,他生在盛唐,却卷入了战乱里的风云变幻。半生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携了幼子老妻,颠沛流离。

他生来就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忧国忧民。“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他又何尝没有隐居林泉,漂游江海,打发光阴的念想?他不愿为谋求薄名微利而卑躬屈膝,整日奔忙钻营,耽误华年。

观杜甫诗文,必三叹而后掩书,几多感慨,无从消解。形容杜甫之一生,无过“悲催”二字。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他每天奔走江湖,尝尽苦涩,只为饱腹而已。“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被风尘淹没,杳无踪迹。

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并非生来贫贱,一世清苦。相反,他生于仕宦之家,家境优越,安定富足。虽非锦衣玉食,但也是温饱无虑,富贵有余。

其祖父杜审言,亦是诗人,乃“文章四友”之一。其父亲,也是官宦。

杜甫自幼受诗书熏染,勤奋好学,七岁能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以杜甫的诗文造诣,以及他在唐诗界的名望,这般自述,算是当之无愧。

他年轻时,也豪气万千。“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他不似李白那样负剑而行,但他将豪迈之气深藏在胸,偶然抒发,足可惊动天地,倾倒众生。当时多少名流读过杜甫习作,赞其有班固、扬雄之风。

杜甫与李白的情谊淳厚深浓,留下世间一段佳话。他们相遇于洛阳,一见如故,志趣相投,且才力相当。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他们相约同游,一仙一圣,推杯换盏,赋诗吟句,惬意逍遥。千古风流,莫过于此,樽酒中,留着盛唐的残醉,唱和间,遗落万古的诗篇。

李白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杜甫则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李白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则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人生在大唐,临风濡墨,斟豪气入酒,挥洒一卷盛世山河。

若非执着功名,参加科考,杜甫以后的岁月亦可省略许多的波折悲苦。只是,那个时代,书生除了科举,别无选择。

他信心满怀,前往长安应试,终落第而归。之后几番挣扎,未遂人愿。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他不甘放弃,守在长安十年,困顿迷惘。穷途末路的杜甫,为实现政治理想,无奈转叩权贵之门,干谒公侯。

他奔走献赋,怀才不遇,后终得到玄宗赏识。但因李林甫只手遮天,专弄私权,致使英才落魄,豪客江湖。

徘徊几年,游荡数载,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的小官。他感叹:“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后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个心似鸿鹄、才华绝代的盛年诗客,仅仅得个守兵甲的差事,真是大材小用。

同年十一月,杜甫赴奉先县探望家人,却遇幼子饿死之事。“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他深怀悲楚,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一字一血,痛彻心扉。

四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野无遗才”的背后,是腐朽衰弱的大唐根基。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玄宗西逃,天下大乱。杜甫在投奔肃宗的途中,被叛军抓获,押至长安,因他官小,未被囚禁。

之后杜甫冒险逃离长安,前往凤翔,遇到肃宗,被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然而却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影响了以后的仕途,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此之后,杜甫再不受重用。他悲情的仕途,尚未开始,就走到终结。

那时战事频繁,民不聊生,他在探亲途中目睹一切,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句句泣血,字字断肠。那个与他作别的老翁,守着伶仃的残岁,立在清晨的古道上,欲哭无泪。

忧时伤乱的杜甫,也已是风霜满面,力倦神疲。他携家人辗转到了成都,得严武相助,有了一座栖身的草堂。他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后辞官。一家人挤在茅屋,过着清贫如洗的日子。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这便是他的日常生活。本应家人团聚,其乐融融,他却是家徒四壁,惹得幼子无礼,怒骂索食。他有旷世奇才,却换不来老妻幼子的一顿饱饭,那种无助凄凉,令人绝望。

杜甫就是这样守着穷困,于饥寒交迫中写着他的诗句。有时,一夜春雨,一片野云,乃至一点江火,也能给他一丝光芒。

细雨和风,万紫千红,纵有人世种种祸患灾劫,大自然依旧可以给这位落拓诗人美好的想象。春雨绵绵,如泣如诉,他蘸墨提笔: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也许只有君子,方可经得起消磨,守得住苦楚。杜甫半生漂泊,除了年少时有过一段安逸时光,之后未曾风光过。

他的才学,旷古绝伦;他的声名,鼎盛无比;他的磊落,配得起诗圣之名;他的诗文,被称作“诗史”。

五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严武去世后,杜甫也离开了成都,江湖流转,抵达夔州。承蒙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眷顾,杜甫得以暂住,免去流离。

他既代管公田百顷,自己亦租了些田地耕种。他带着家人一同劳作,总算过上粗茶淡饭的生活。

些许安稳,不思温饱,于他已是奢侈。白日耕种,夜里伏案书写,许多时候,文人享受这份清寂与孤独。比起战乱流亡,市井喧闹,写诗是一种幸运。

这段时日,杜甫诗作颇丰,达数百首。只是日久年深,存留下来的不多,其间那首七律《登高》成为千古绝唱。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经历荣辱兴废、生死离合,漂泊一生的杜甫思乡心切。他归还了田地,离开了夔州,转身天涯。承受着经年老病的他,漂流成了宿命。

那一日,他泊舟岳阳楼下,虽早闻盛名,却想不到暮年才有幸一睹其风采。洞庭湖波澜壮阔,浩瀚无垠,日月星辰似漂浮于湖水中。他心生感慨,题诗: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一生,他以舟为家,身世凄凉,但因为有诗而比寻常人多了几分荣幸。

他生在盛世,本该为明主所用,建功立业。他心怀慈悲,忧国忧民。奈何不合时宜,消磨了豪情,耗费了心力。

生命微茫,来时不慌不忙,去时不惊不惧。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在一叶小舟上,时年五十九岁。一代诗圣,其结局也不过如此。

那个时代,像他这样以悲剧散场之人,不遑枚举。他离去后,化作诗一首,如生前那般,漂流于江海,不染霜尘。

千秋之名,万世功业,转瞬也是灰飞烟灭。正如晋代名士张翰所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古人的风流,尽在杯盏中,又如何说得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