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完成比完美重要,完成即是疗愈。
无论如何也要写完,写作应该是未来必备的技能之一,因为世界是属于那些会表达的人的,因为只有表达出来,世界才会看到你的存在,普通人掌握写作也能活的雁过留痕,除此之外写。
还是一个认识自我,调整自我的好工具,书面语言要比口头语言来得更深入更慢,将字落在纸上,实际上也是把真实的自己呈现出来的过程,只有面对真实的自我,我们才有改变的可能。
有些时候要速下决定,不纠结,不把时间浪费在过度考虑之中,你可能就会如愿以偿,你看,很平淡的一件小事,如果不留心,那一会儿就会忘记了,可是一旦落笔成文,在书写的过程中,就能从小事中自己找到可以成长的地方,继而改善自己的状态和生活,写作就变成了自我提升的好方法。
对于写作的认识则更深入延迟的消息,他这样写道,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自从遇上写作后,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多了份观察与思考,感觉自己都长了第三只眼睛,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火速抓到一支笔,差的只是弊端,还略显羞涩,原来写作这个以为只能是业余爱好,真的给了我无穷的力量,首先是多了一份强有力的服务生活的道具,而是恰到好处增强。
自己的价值感还可以锻炼出一颗敏锐的心,腰子是写得比较久的学员,因此他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把写作变成像刷牙洗脸。突然的事情是生活的一部分,用写作成就自己,鼓舞他人。
其实很多人都喜欢写作,也感受过写作的好处,应该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是写不下去了,甚至写不下去的人中,不乏一些文笔不错,时间宽裕的人,这是为什么?想写却写不下去,这不是很矛盾吗?
其实这一点儿也不奇怪,有的学员吱吱不倦的学习各种写作知识,但是一旦下笔写文章,就觉得困难重重,觉得怎么写都不理想,于是开始拖延,越拖越写不出来,最后干脆不写了,是真的写不出来吗?当然不是让人觉得困难的,不是写作,而是诚实的面对不完美的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呢?不明显,还是去看看,学不下去的原因可能是姨,写作基础差,不会写作技巧,二,没有合理管理好时间和精力山没有积累,不善观察,也就缺少了写作资源是心理因素,具有完美主义倾向,要么不写,要写就得写成好的,这样的想法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往往就变成了写的挺好的。
我就不写了,行为上一旦放弃了,就会进一步巩固自己,我不会写,我写不出来这样的想法,恶性循环,直到最后,彻底放弃写作这回事。
分析过后你会发现,其实123很好解决,没有技巧就去学习,没有市场就去积累,读书,看电视,观察身边人事物,总能找到可以写。
没有写作习惯培养,早起或晚睡,用固定的时间去写作,就像刷牙一样,总会形成身体的自动习惯,唯独第四个难题是最难突破的。
因为挡在你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你是否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你的自尊是否允许自己不如人意,你能否抛下无谓的顾虑,让自己沉浸在眼前的笔头上,即使写出的东西很粗糙,就能坦然面对了,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不够好,太糟糕,那样的感觉很不舒服,但是又不得不承认。
只有正视现实,才能展望未来,否则就是虚无的空想,写作疗愈的第一步,就是从接受真实的自己开始,哪怕不完美,也是真实的自己,所以完美没那么重要,那是虚假的幻想,一起完美完成更重要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情感与意志行为,这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共同发展。
人们常常认为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得先从理论和认识上想清楚再去行动,这是有意思的事,很多时候发过来的,先心动,反而能够促进人们的更清楚,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推崇知行合一。
有一个叫做陶文俊的年轻人,在现实中学习时间之后,却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行知,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才是一切的开始,所以尽情的写起来吧,坦然的接纳自己所有的现状,即使暂时无法释怀,也可以带着那份不自在的感觉上路。
你就会发现那些问题,我在写作中慢慢消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无戒365挑战营日更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