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之第四章“美德是根本”
今日完成10小节,第四章的内容,完成情况:161/304页,花费时间:约40分钟
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父母的宝贝,作为父母,都想让他开心、有爱并养成良好的品德,品德是孩子的根本,是孩子成年后面对世间万物的基石,如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德,在本书第四章充分讲到,很经典也很实用,在此我想重点重复几个大家平常对待孩子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吧。
一、适度和自律
日常生活中,孩子想一次性把整袋零食都吃完、想把整箱牛奶都喝光,看见超市里的好玩的,个个都想买回家, 这是咱平常生活中经常面对的问题,如果你说吃吧,玩吧,咱家不差这点钱,那很抱歉,这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不能自律, 不能自已控制自己,不能让自己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就像现在我们成人学习为什么很多时候没办法坚持,总是计划——实施,再计划,再实施一样。孩子也需要自律,懂得适可而止,懂得这个世界还有规则。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并不是所有事情都不干预,是需要具体事情具体对待的。
二、要好胜,也要输得起
“谁先吃完,谁就是第一名”、“加油,你是第一名哦”,这些看似鼓励孩子的话文章中讲到,很多时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我一定要是第一名,得了第一名的才是好的。孩子喜欢争强好胜,他的心中有了第一名的概念,如果哪天输了,没有得第一名,那他很有可能不能坦然面对输的过程,他会感觉受到了挫折,可能不敢再去挑战,去参与。
现在的社会,处处都要求你要有抗压能力,实际就是你的抗挫折能力,你是一蹶不振,还是能重整旗鼓,于小时候的品德培养密不可分。
三、自私,从第一次独占开始/为何孩子不分享
在家里,有好吃的,孩子经常想“一个人吃完”,不肯与家人分享;在外面,与伙伴们一起玩,也不肯定分享自己的玩具或零食;应该大部分家庭都有这样一个曾经不肯分享的孩子吧,在外人看来,可能简单地就认为是孩子“自私”。
本书中讲到,孩子与生俱来不是自私的,他们最初是不懂得去考虑他人的感受,只是想要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会把好的东西据为已有,并且想要越多越好,这就形成了大人眼中的“自私”, 而且,往往孩子自私会被大部分父母宽容,认为还小,实际也纵容了孩子越来越霸道,不为别人考虑。应该把孩子当做平等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让孩子事事都享受特权。
分享的规则是,如果是公共物品,建立在先来后到的原则上, 让孩子有一个秩序的概念; 孩子的私有物品,是建立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由孩子自己做主,如果她愿意分享就行,不愿意的话,大人也不应该勉强孩子去分享;
精句分享: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分享,就算守着在堆的玩具和美食,他也是孤单的,是不快乐的。
很多家长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分享,但是不懂得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分享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权利的基础上。
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心中有爱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捉弄小动物都不是恶意的,而是身边人的行为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蹦蹦蹦了虐待动物的行为,家长应该及时引导,让孩子爱动物、爱世间万物。否则,孩子长大后很可能变成冷漠而狠心的人,不能真心对待周围的人,甚至不善待自己的父母。
教育孩子,就是要孩子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康、心灵 高尚、内心强大的人,而一个会给予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